热水锅炉烘炉
简介:一 烘炉目的 烘炉是锅炉运行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序,其作用是排除炉墙中的水分,使锅炉投产前炉墙内的水分达2.5~10%之间,运行过程中炉墙在高温1100℃左右下,不发生裂缝,炉墙不发生跑烟。所以烘炉的好坏直 ...
一 烘炉目的 烘炉是锅炉运行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序,其作用是排除炉墙中的水分,使锅炉投产前炉墙内的水分达2.5~10%之间,运行过程中炉墙在高温1100℃左右下,不发生裂缝,炉墙不发生跑烟。所以烘炉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倘若炉墙水分排除不充分,将导致炉墙内层耐火砖墙、中间硅藻土保温砖墙、外层红砖墙等设施产生爆裂,炉拱塌落,严重者使锅炉重新砌筑,炉拱重新浇注。因此烘炉是本体施工的重要环节。做好烘炉工作非常重要,烘煮炉也是锅炉安装最后一道质量关。 1、烘炉必备的条件 1.1、土建施工已完成,无雨雪进入锅炉房,锅炉房内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与锅炉运行有关的其它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并调试合格。 1.2、水压试验合格,热工仪表校验完毕,所有设备安装试运转完毕。 1.3、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锅炉与换热站间的工艺管道安装完毕,经水压试验合格,并完成冲洗工作。锅炉本体已经过冲洗。 1.4、筑炉、保温施工完成,并对炉拱等耐火浇注料养护期按高铝混凝土约为7天。 烘炉点火前要进入炉膛,对各部位进行彻底检查与清扫。 1.5、与尚在施工的现场及有关影响烘炉的各方面应有可靠的隔离与隔绝,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1.6、锅炉房内外上、下水管道施工完毕,有可靠的电源、水源及可靠的排水设施。 1.7、所有易燃品、易爆品必须排除。所有沟道盖板及扶梯平台安装完毕,必要时可加临时平台,并经有关部门确认,工地有关施工孔洞堵死。 1.8、动力照明系统完备。 1.9 点火前应将锅炉压力升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手孔、人孔及临时安装的检测仪表有无渗漏。 1.10、点火前应将冲洗锅炉的炉水(自来水)放掉,向锅炉内注入合格的软化水。软化水箱的储水量应满足运行要求。 1.11、必须的热工仪表均已安装完毕,并经校正合格,各类信号装置工作可靠。安全阀及高低压报警器安装就位,并经校验及调试。 1.12、 热水锅炉不同于蒸汽锅炉,蒸汽锅炉有水位计、自动上水等装置。热水锅炉烘炉实行带压烘炉,其压力值为0.4MPa为宜。锅炉的炉膛降温、及炉水降温是靠前集箱排污来完成的,锅炉补水,由锅炉房内自动补水装置完成。自动补水装置必须在烘炉前调试合格。 1.13、烘炉前,鼓风机、引风机、脱硫除尘器、烟风道及烟道的挡板开关,标记正确,操作灵活。上煤系统、除灰系统、除渣系统及鼓、引风机冷却水均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 1.14、手动操作的仪表表盘,按钮功能标注齐全,并经动作试验合格。 二 烘炉前应做如下工作 2.1、将炉膛和烟道所有的炉门、闸板全部打开,进行自然通风一昼夜。 2.2、清扫炉膛、烟风道存留的杂物。 2.3、点火前将炉膛和烟道所有的炉门、闸板全部关闭。 2.4、如用温度计测量的办法确定烘炉效果,应在燃烧室两侧中部炉排上方1.5~2米的红砖墙外表面向内100mm处安装两支0~100℃玻璃管水银温度计。如锅炉仪表部分不完善,可安装测量炉膛温度的就地显示仪表。 2.5、备好足够的劈柴,劈柴上不得有铁钉。 2.6、制作烧火工具。 2.7、锅炉房内所有管道阀门应标明名称、走向及开闭方向,所有挡板亦应标明名称、开闭方向及开闭死点;阀门、挡板应操作灵活可靠。 三 烘炉过程 3.1、烘炉前,首先开启放空阀,打开给水门,关闭所有排污阀,向锅炉注入合格的软化水,直至充满锅筒时停止进水。关闭排气阀和进水阀,全面检查所有部件,确认无异常后可做点火准备。 3.2、在炉膛中部,炉排上方铺设木柴(可浸上机油),然后用长杆绑扎易燃棉纱(可浸上机油)点燃木柴正式点火升温。 3.3、烘炉期为14-16天,根据炉墙干湿程度,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期限。 3.4、采用测温法检测 a、当炉墙砖缝砂浆含水率不超过2.5%为烘炉结束。灰缝取样位置在燃烧室两侧炉墙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耐火砖、红砖的丁字交叉缝一公分以内的地方,取样量为各50克。盛试样的小铁盒应干燥,取样后必须用塑料布包好,送交化验,防止样品失真。 b、此法是在燃烧室两侧墙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红砖墙外表面向内100mm处测量温度达到50℃,并维持48小时,即烘炉结束。 3.5、烘炉期间的温度控制,以炉膛温度为准,烟气温度为辅。锅炉炉墙为重型炉墙,按规范第一天温升控制在50℃,以后每天温升20℃左右。温升要缓慢,每小时温升不超过10℃。温升由燃料的供给量及排污降温控制。 3.6、烘炉期间炉膛要保持昼夜均匀燃烧,不应时断时续,严格控制通风量。初期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小风量引风,烘炉后期可逐步加大引风量。前期烧劈柴,3~5天后,可开始加煤,如上煤系统不完善可延长2~3天木柴烘炉。 3.7、每隔2小时记录炉膛及各监测点温度值。 3.8、烘炉期间,烘炉人员须密切注意锅炉压力及温度变化,如果出现炉水温度及压力急剧下降,说明排污阀或其它阀门有漏水现象应及时查明和处理。当锅水温度超温时,打开前集箱排污阀,高温水从前部排出,软化水从锅炉后部自动补充,直到锅水温度降至80℃以下时,停止排污。此时观察炉顶压力有无波动现象。炉前压力表及炉顶排汽阀应每隔2小时冲洗及放气一次。 3.9、烘炉过程中链条炉排应定期转动,防止烧坏。 3.10、烘炉期间,烘炉人员应定期检查炉墙水分排出情况,密切注视联箱的膨胀变化。砖墙出现裂纹时,应停止进行升温,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缺陷,同时在以后的温升中适当降慢温升速度。烘炉期间,从排汽孔中出现水滴为正常现象,待炉墙烘干后会自然消失。由于水汽泄出,排汽孔周围红砖颜色会有所不同也属正常现象。联箱由于膨胀,其外侧的砂浆抹面层出现开裂,应及时修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