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照明电器行业循环经济稳步发展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以后,遵循“减用量,再使用,再循环”三个基本原则,在各行业各地区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体到照明电器行业,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推进了循环经济在照明行业的发展。 首先,照明电器产品本身已经开始成为实施循环经济的一个载体。随着照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高效照明产品被广泛使用,对推进我国的照明节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照明电器产品生产本身也在随着生产技术、设备、原材料等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逐渐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低污染,无害化生产,废旧照明电器产品的回收、分离、再利用等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所关注,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一、照明节电领域目前,我国照明用电量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的照明产品替代传统的高能耗照明器具具有很大的节电潜力。我国自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是在我国开展照明节电的一项重要工程,同时也是通过高效照明产品的使用减少电力用量的成功范例。据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调查,1996—2 005年,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10年以来累计节电59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碳计)排放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3万吨。 中国照明电器行业为绿色照明工程在中国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荧光灯与普通白炽灯的生产比例由1995年的1:6.25上升到 1:5;此外,陶瓷金卤灯、半导体照明等新型的高效照明电器产品、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我国照明节电领域补充了新的力量,挖掘了新的潜力。 在开展照明节电工作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促进高效照明产品的生产、使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为通过使用高效照明产品减少用电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这些法律法规、标准与政策有:●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节能中长期规划中》将“绿色照明工程” 列入十大重点节能示范工程之一,为照明节电工作的长期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在《2005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新型节能照明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配套的材料技术开发 ”、“城市照明智能化、绿色照明产品及系统技术开发”列为鼓励类产品或技术。 ●将“普通照明用荧光灯”列入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为节能型照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提供了保障。 ●制定并实施了双端荧光灯、自镇流荧光灯、高压钠灯、高压钠灯镇流器、金属卤化物灯与金属卤化物灯镇流器六项照明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 ●制定并实施了《建筑照明能效标准》,为建筑照明节能设计提供了标准依据。 ●开展了高效照明产品的节能认证工作。 ●建设部制定了《“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深入开展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工作。 ●建设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照明节电工作的通知》,严格限制装饰性景观照明,禁用五种高能耗灯具,鼓励高效电光源产品的使用。 二、照明电器生产领域照明电器产品的生产原材料涉及的领域广泛,在电光源产品生产中使用了稀土、钨、钼、铅、锡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在灯具产品的生产中还使用大量的铝,铁、铜等金属材料。由于照明电器产品的生产和工艺特性,决定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汞、铅等物质是对环境和人类危害严重 的重金属物质。如何有效地控制照明电器产品中各种原材料的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直接关系到照明电器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照明电器产品特别是电光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问题以及废旧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理问题,都是照明电器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所要重点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