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调整 家居业感觉有点“冷”
简介: 9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开始执行。在这项政策中,一些“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类)产品和附加 ...
9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开始执行。在这项政策中,一些“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类)产品和附加值较低的资源性半成品的出口退税率都不同程度地下调了。其中,陶瓷、家具、纺织品、水泥、玻璃等与家居建材行业密切相关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也进行了下调。据业内有关人士认为,退税调整对家居行业和经济运行形势及产品出口这两方面影响都不会很大。 相关行业出口利润将下降在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中,陶瓷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幅度比较大,由13%降至8%,一次下调了5个百分点。而此次调整已经是自2000年从17%降至15%、2003年从15%降至13%之后的第三次下调了。 业内相关人员表示,这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陶瓷行业中的部分企业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但是目前由于时间较短,各种影响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究竟明年陶瓷行业的情况会如何,还无法准确预测。不过,对于整个陶瓷行业的长远发展,他们表示乐观。 相关人员认为,陶瓷作为科技含量不高的产品,其行业出口市场的竞争会由于出口退税率的下降而变得更加激烈。原先,由于外汇、石油、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陶瓷行业成本已经提高了不少,企业的出口优势已经下降。而这次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利润。面对这种情况,陶瓷企业就应该寻找其他方法拓展生存空间。比如,从品牌建设、科技含量、产品设计、市场开拓等方面提高自身竞争力。从长远来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国产陶瓷的价格会逐渐与西方国家缩小差距,并逐渐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因此,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陶瓷行业未必是件坏事。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于秀苏表示,目前,北京家具市场还没有受到这项政策的影响。由于北京家具市场本身的出口量并不是很大,所以不少企业对于出口退税率给自己带来的利润没有特别重视。另外,不少企业的出口是通过进出口贸易公司来进行的,所以就目前来说,家具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只会对这些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利益造成直接影响。 缓冲期内企业可以“软着陆”。新政策虽然从9月15日就开始执行了,但是在今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签订的出口合同,以及在今年12月14日(含14日)之前报关出口的相关货物,企业都可以继续按照调整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新政策比较人性化,给了企业一个“软着陆”的缓冲期。 新政策利于家居行业整体提升,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市场分会秘书长刘晨表示,目前家居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低,生产成本也要相应偏低,产品价格便宜,在出口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所以此次新政策虽然也涉及到了家居行业的多项产业,但对整个家居行业影响不会非常显著。另外,新政策也会有助于消除国外对我国家居领域的反倾销。刘晨认为,不可否认新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些企业目前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体制上,单纯依靠价格来参与国际竞争,他们的品牌在市场中是不能够当钱花的。新政策的出台肯定会对这些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这就对相关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要求企业向“软”优势发展。家居企业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要多在品牌和创新方面下功夫。那些单纯加工型的企业要有所转变,不断增加研发力量,增强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家居行业利大于弊。洗牌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毕竟低附加值的生产不可能是长远的发展之路。 新政意义在于出口导向在新政策中,一方面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下降,而另一方面,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则有所提高。这一降一升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政府的态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鼓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对于整个市场大环境来说,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出口,限制贸易顺差。同时,还有利于加强对资源的保护。 而对于相关行业和企业来说,新政策背后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给行业或企业本身带来的实际利益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其实是一个契机。这种强大的外力推动了相关行业以高起点、高投入、高技术来要求自己,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快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