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建材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简介: 一、我国及我省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和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三大部分。主要产品分水泥及水泥制品、平板玻璃 ...
一、我国及我省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建材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和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三大部分。主要产品分水泥及水泥制品、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矿物材料等六大类4000多个品种,是名符其实的建材大国。主导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总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建材企业达1133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458家。产品大多用于国内市场,出口较少,出口额只占国内出口总额的1-2%,出口量只占当年总产量的2-3%。 就我省而言,建材工业是大国中的小省,GDP总量只占全国的1.4%左右,产值列全国第比位。目前可以生产40余个品种,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建材企业有278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38家。就市场占有情况看,水泥产品自给有余,平板玻璃只能满足省内市场的30%,水泥制品、红砖等地产地销,新型建材、装饰装修材料产品较少,非金属矿及制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市场占有牵极低,出口较少。 二、加入WTO对建材行业影响分析 加入WTO对建材工业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总体讲,机遇大于挑战,对建材工业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提高竞争能力,对扩大出口,扩大利用外资和提升我国建材工业装备水平以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入世对以资源型、能耗较高的水泥及制品、平板玻璃、墙体材料和非金属矿及制品行业冲击不大。分析如下: 1、水泥工业: 1.l我国已形成强大的企业群体。目前全国水泥企业大约有9200多家(我省147家),大中型企业430多家(我省有16家)生产能力达7亿多吨,占世界水泥总量的1/3,已形成六大体系七大类60余个品种,在品种、数量上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引进,消化、吸收,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0-4000T/D预分解生产线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在生产技术上基本可以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抗衡。当然我们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规模不合理。我国水泥企业数量是世界的4.5倍,平均规模不到10万吨,最大的海螺集团只有年产1500万吨左右,而世界最大水泥集团年产量达1.5亿吨;二是水泥实物质量较低。80%以上是立窑生产,采用新标准后,我国水泥实物质量平均要降低一个标号,而国外水泥大多是优质水泥,日本90%是高标号水泥,德国、法国高标号水泥占80%;三是能耗高,目前我国水泥企业平均煤耗比发达国家高30%,电耗高5%一10%;四是污染严重,中国水泥工业COZ年排放量达4亿吨,粉尘排放量更大,而外国企业污染较小。另外,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低,平均只相当于日本的1/50. ^^^^1.2从关税看对我为影响较小。目前,我国水泥进口关税为8%(92年IO%)人世后估计不会有大大的下降,而水泥制品、石棉水泥制品关税将由97年的25%,18%降到11%,水泥枕轨8%,但考虑到这些产品的特殊性,受运输影响较大,关税降低对此影响不会太大。 1.3从价格看,目前我国水泥平均价格只有240多元左右,最高价不超过420元,而发达国家水泥价格大至在60—80美元之间,合人民币480—700元。因此,从价格看外国水泥不会流入我国市场。另外从发达国家水泥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看,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且呈下降趋势。如美洲地区60年代占世界总量24.1%,而90年代降到13.7%,西欧70年代占54.7%,而90年代降为24.6%,这主要是发达国家由于水泥微利、污染大、能耗高等原因限制水泥工业发展。基于以上几点入世后对水泥企业影响不大。如果受影响将是运输便利的沿海省份(外国企业可通过水陆)可能要受到冲击,对于我们内陆的吉林省而言不会受太大影响。 2、平板玻璃 2.l我国已形成强大的企业群体。目前现有平板玻璃企业600多户,大中型企业60多个,总产量达1.8亿重箱,占世界总量的25%(我省只2户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能力300万重箱);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是世界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浮法技术之一,产品除超薄和19mm超厚玻璃外,我国大多可自主生产。近几年,玻璃出口增长迅速,1990年我国出口额为2122.43万美元,而1998年出口总额就达10778. 51万美元,是90年的5.l倍,可以说为人世奠定了一定时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平板玻璃企业和国外先进相比差距仍较大。一是企业规模小,结构松散。目前国内大小玻璃企业600多家,最大的玻璃企业耀华玻璃目前生产线只有6条,年销售额1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而日本旭销子公司的生产线就有37条,年销售额67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21%,二是质量、品种、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我们的洛阳浮法线虽然被称为世界三大浮法之一,但在玻璃内部均匀性、表面平整度、玻璃下表面渗锡量等方面与国外浮法比有很大差距,品种上国外已达上千种,我们只有几百种。三是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每重箱平均能耗先进水平为19.5Kg标煤/重箱,比发达国家高22%,平均水平为33.6Kg标煤/重箱,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68%,劳动生产率我国先进水平为2100重箱/人。年,平均水平为700重箱/人。年,和国外相比相差5和12倍。 2.2从关税看影响不大。加人WTO后,我国承诺玻璃及制品进口关税将从1997年的20%、25%降到14%、18%,安全玻璃将由30%降到22%,夹层玻璃将由35%降到25%,玻纤制品将由20%降到16%,据权威人士分析,影响不大。 2.3目前国内市场现状不利于国外产品大量进口。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平板玻璃产量最大的国家,目前产量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6.7倍,欧共体的1.36倍,韩国的12.4倍,年产量达1.8亿重箱,两国内需求不到1.5亿重箱,产品大量过剩,销售比较困难,客观上国外产品不会轻易贸然进入。第二,价格不利于国外产品进入,目前,在欧美市场平板玻璃价格为400美元则电,而我国国内价格不到200美元/吨,相差近1倍。第三,平板玻璃特性不利于国外产品大量涌入。 平板玻璃属初级原材料制品,属资源型高能耗、污染型企业,平板玻璃面积大、重量大、易碎,周转困难,价值也低,因此,发达国家都不大规模生产和远途出口平板玻璃,而是以资金和技术出口为主。由此看来,加入WTO对我国玻璃行业影响较小,对我省而言影响更小。但玻璃深加工产品我国将面对强大外资企业的竞争。 3、墙体材料 我国墙体材料目前仍以红砖为主,新型墙体材料只占总量的28%,全国制砖企业达12万个,其中个体和乡镇企业占99%,从企业规模看,年产5000万块以上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0.l%,年产3000一5000万块以上的企业只占总数的0。5%,年产1000——3000万块的企业约占总数的20%,大多数均是年产1000万块以下的制砖企业。就我省而言,制砖企业和全国雷同,大企业较少,年产量在100亿块左右,新型建材只占12%,产品微利,供大于求。从装备看,我国制砖企业工艺和装备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处于半机械半手工状态,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基本相当于欧洲战后发展时期的水平,也就是说相对落后四五十年。发达国家每班只需1-4人即可承担全部生产,而我们大多处于半机械式手工操作,需大量人力,劳动强度较大,劳动生产率极低。而且品种单一,质量较差。我国生产的砖大多是粘土砖,空心砖产量不足13%,而发达国家10年前空心砖就达60%以上,且质轻、高强,抗压强度为19.61一54.40MPa,而我国只在9. 81—24.82MPa之间。 尽管我国砖瓦企业与国外先进比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由于墙体材料的特殊性,能耗高、数量大,价值低需消耗大量土地等特点,在国外是限制生产的产品,国外产品不可能进入,因此,对砖瓦企业不会有影响。 4、非金属矿及制品 4.1非金属矿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已成为主要出口产品。目前国际探明的非金属矿产200多种,在我国已经发现171种,探明储量的有155种,其中,石膏、石灰石、菱镁矿、石墨、膨润土、重晶石等贮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菱镁矿、重晶石、石墨等产量居世界首位,石棉制品达200多个品种,石墨制品达150多个品种,非金属矿及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出口达100多个品种,70多个国家。菱镁矿等6个产品贸易额居世界首位,石材出口居世界第二,年创汇达7.2亿美元。就我省而言,目前已发现各类非金属矿达90多种,其中有29种探明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硅灰石、硅藻土等6种矿种居全国首位。目前非矿企业40余家,其中大中型3家,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矿企业产值达5亿元,一些产品如膨润土、硅灰石、高岭土等已出口国外。尽管非金属矿及制品是我国优势矿种,但和发达国家比仍有很大差距。一是科技和装备水平低,资源利用程度低。产品大多是原矿、深加工产品较少。二是地质工作薄弱,缺乏统筹规划,乱采乱挖现象严重。 4.2由于非金属矿及制品我们具有优势,因此,我国采取不限制进口的政策。关税税率一直较低,且近年来不断下降。如石墨、高岭上、膨润土、大理石等从1997年的10%降到4%。大理石、花岗岩加工成板材由50%降到25%.石棉及石棉制品由18%降到11%.制动制品由20%降到14%。总体讲关税降低对非金属矿及制品影响不大。但必须看到,由于我们设备落后,深加工能力低、产品档次低,我们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我们出口的只是原矿,到国外深加工后价值使成倍提高。如我国1999年黄石出口平均价为94. 48美元/吨,而经人家加工后进口综合单价为378.97美元/吨。相差4倍。石墨出口综合单价为178.53美元/吨。经深加工后进口单价为2370.9美元/吨,相差13倍。因此,对非金属矿而言,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是日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资源讲。我们有优势,但从产品讲我们是劣势,加入WTO,外国企业界可能看好我们的资源,这对原本竞争力不强的非矿企业会造成一定冲击,但总体讲对整个行业冲击不大。 (二)、对建筑卫生陶瓷、装饰装修材料等行业将会造成较大冲击。 l、建筑卫生陶瓷 1.l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虽然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但企业规模、产品档次较低。目前全国约有企业3214家,其中建筑陶瓷厂2859家,卫生瓷厂236家,90%以上是中小企业,技术装备、产品档次比较落后,大多数是中低档产品,产品严重过剩,出口量只占总量的2%。而我省陶瓷企业只有3家。 长春欧吉达陶瓷厂虽然是引进设备,但企业包袱重,品种少,处于半停产状态。我省目前大部分市场由外部占领。卫生陶瓷尚处于空白状态。 l.2关税降低对陶瓷行业影响较大。建筑卫生陶瓷在我国建材行业一直是较特殊的行业,国家在进口关税上一直采取较高的保护措施,关税在建材行业中是最高的,其中:卫生陶瓷为45%(97年为60%)。建筑陶瓷为25%(97年为万%)。加入WTO后,陶瓷进口关税将逐步下降,而陶瓷业利润较高,关税降低外国高档建阳产品必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对其冲击将非常明显。 1.3入世后,国外企业会大量涌入。由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陶瓷消费国,潜在市场非常大,国外企业在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他们会通过合资、独资等多种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这对本已过剩的陶瓷企业将造成一定冲击。 另外,人员素质、创新能力的差别将使建陶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入世后对我国建陶业冲击最大。中高档建陶产品有可能大部分被国外占领。由于我省本身建陶业量小、规模不大,对整个建材行业影响不大。 2、装饰装修材料 2.1我国已建成初具规模、品种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80年代以来,国内自行研制开发了大量的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同时从国外引进了2000多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生产技术和装备,现有部分产品已达相当规模,数量上基本满足国内需要,花色品种达4000多种,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一是生产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竞争能力低。如建筑涂料,国际上著名跨国公司的年产量都在几万吨至十几万吨,而我们上万吨的涂料厂很少,绝大多数是1000吨以下的小企业、再如塑料异型材,国外一般公司都在万吨级以上,国内产量在万吨级以上的仅有几家,且品种单一,配套五金件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产品更新慢,款色少、档次低、配套性差。三是质量不稳定,产品结构不合理,原材料品种规格都比较少。 2.2关都影响较大。加入WTO后,装饰装修类产品关税降幅较大,如石膏板及石膏制品虽属保护性产品,关税也从1997年的45%降到25%,加之国外装饰装修材料制品技术含量比较高,必将造成对国内市场较大冲击。 2.3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无毒、无害,即所谓绿色建材或生态建材,而我国大多数产品还作不到这一点。国外一些著名公司、大公司很看好中国这一市场,纷纷带产品、带技术、带设备、带资金,开辟中国建材市场,如高档次外墙涂料、强化复合地板等目前在中国市场已占很大份额,加入WTO后必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抢占我国市场份额,这对我国装饰装修行业将是相当大的打击,一些小企业将被逐出市场。但就我省而言,装饰装修行业近年来有一定发展,规模不大,产值较小,对我省整个建材行业而言冲击不大。 通过对以上重点行业的分析,加入WTO后,对我省建材工业虽有影响,但整体看,影响不十分大。 但从国际、国内环境看,我们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我国虽是建材生产大国,但大而不强,与国际先进相比,在生产规模上,技术水平上,创新能力上,人员素质上,管理水平上都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当我们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时,当我们按新的游戏规则运作经济活动时,无不感到各个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而对我们大多数建材企业而言,准备不充足。二是面对激烈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挑战,加入WTO后,跨国公司、三资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同中国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由于我们的种种不足,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必将淘汰出局。三是面临快速开拓国际市近的挑战、目前我国建材工业出口市场比较单一和过份狭窄,外国企业进来,我们也必须出去,能否积极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已是当务之急。 三、主要对策 1、下大力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入WTO涉及不仅仅是产业问题,而更多是涉及经济体制如何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的问题。即经济体制必须要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世贸组织要求其成员国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人世后,对企业的第一个要求即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与发达国家企业制度的接轨。目前,我省建材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比较落后,机制转换慢,必须下大力量,迎头赶上。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水泥工业在积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行新型手法技术,提升高标号水泥产量,平板玻璃要重点发展深加工产品,非金属矿要积极开发优势矿种。加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新型建筑材料要以环保、利废、节上、节能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3、积极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壮大集团实力。 水泥工业要以亚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冀东水泥吉林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抓好熟料基地建设的同时,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平板玻璃要以双辽玻璃厂浮法线为基础,通过资本运营,实现集团化经营。 4、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建材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有些企业象征奏水泥等,有一定竞争实力。我们要积极研究政策,鼓励他们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把我们的产品打入国外,或通过在国外办厂、合资、合作等方式,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5、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今年4月,水泥行业已实施了新标准,率先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下一步,将以宣贺新标准为契机,继续作好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确保新标准顺利实施,其他行业,也要加快研究外国标准情况,尽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6、认真学习规则,尽快适应人世的新形势。 有人说,入世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准备不足,是我们不懂规则,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认真学习人世知识,尽快掌握国际惯例和竞争规则,努力了解各国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各国建材企业和产品状况,确定大市场,大竞争和国际化经营观念,克服自卑心理,积极奋斗,迎难而上,以必胜心态迎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