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防火 查看内容

防火材料:世贸倒塌原因之一?

2001-12-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46| 评论: 0

摘要:   12月13日,正在调查世贸大楼倒塌原因的专家、马里兰大学防火工程系副教授弗雷德里克·莫尔向新闻界宣布,已经有大量证据包括一些照片可以表明,世贸大楼在遭到撞击前,大楼内从承重钢梁、地板的框架结构到门窗插 ...
  12月13日,正在调查世贸大楼倒塌原因的专家、马里兰大学防火工程系副教授弗雷德里克·莫尔向新闻界宣布,已经有大量证据包括一些照片可以表明,世贸大楼在遭到撞击前,大楼内从承重钢梁、地板的框架结构到门窗插销等多处地方的防火涂料已经剥落。莫尔先生出言十分谨慎,他说,“大楼倒塌的原因远未查清,任何建筑也不可能承受767飞机的猛烈撞击,因此只能说,防火材料是大楼倒塌的一系列原因之一。”

  莫尔先生提到的照片是罗杰·莫斯拍摄的。莫斯本人是建筑设计师,也是一家防火材料制造商的顾问。从1986年至2000年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不间断地调查了世贸大楼的防火材料的情况。他说,他有很多张照片都可以显示大楼内主要支撑钢梁上的防火材料已经剥落了。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将防火材料喷涂到生锈的钢梁上造成的。

  莫斯说,当时他拍摄的照片都是世贸大楼18层以下的情况。而世贸大楼被撞的部分是南楼的78至84层以及北楼的90至94层。但莫斯认为根据他的调查,整个大楼的防火材料普遍存在剥落的现象,78层以上的楼层也不会例外。此外,他还发现在世贸大楼的几个楼层,支撑楼板的轻钢框架结构上的防火材料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剥落。

  一石激起千层浪,莫尔先生的这个观点立刻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莫斯拍摄的照片更是让很多人感到震惊。

  调查小组在初期认为,飞机的撞击和撞击后的大火是造成大楼倒塌的原因。随着调查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相信,是大火使支撑大楼的钢梁以及支撑每一层楼板的轻钢框架结构软化,从而造成倒塌。最初几层的倒塌引发了连锁反应,使整个大楼坍塌,将3000多条生命吞噬。认可这种观点的专家都认为,在几千加仑飞机燃油造成的大火中,任何防火材料恐怕都是无济于事的。

  但莫尔先生的观点却让专家开始重新审视防火材料的作用。现代的钢筋结构建筑中,防火材料至关重要,把它们喷在建筑材料上,它们会很快变干并牢牢附着在建材表面。火灾发生时,防火材料可防止或延缓钢材因受热温度升高造成变形而不能承受设计的重量。如果防火材料起了作用,至少它可以延缓世贸大楼的倒塌,那样也许那些死在楼梯上的人们就有生还的希望了。

  莫尔和另外几位专家是在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调查世贸大楼倒塌原因的。他说,“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9·11’事件前世贸大楼的一些情况。看起来大楼的防火材料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反驳

  剥落部分早就被发现并修缮了

  而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世贸大楼的长期业主立刻反驳了莫尔的说法。他们表示,大楼的防火材料得到了精心维护,一旦发现有剥落就立刻修缮。

  港务局总工程师弗兰克·伦巴底说:“我们的修缮工作是无可挑剔的,重新喷涂防火材料是日常维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哪个建筑物可以承受喷气式飞机的撞击和随之而来的大火。”他还对莫尔提到的旧照片的可信度提出质疑。那些照片是前些年拍摄的大楼几个楼层的支撑钢梁的情况,曾在一桩涉及大楼防火材料的案件中充当证据。他说,照片中拍摄的大楼防火材料脱落的部分肯定早就在日常维护中被发现并修缮了。

  港务局的官员坚持认为,防火材料剥落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到每年三四月暴风雨季节,大楼整体在前后摇晃,部分防火材料剥落也就不奇怪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每年定期重新喷涂防火材料。

  港务局的总工程师伦巴底说:“莫斯本人是一家防火涂料生产商的顾问,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找出世贸大楼防火材料剥落的地方,以便推销防火材料。”

  但莫尔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无论莫斯最初出于何种目的关注世贸大楼涂料剥落的情况,但他拍摄的1200多张照片和大量的录像带都是真实可信的,对于调查大楼倒塌的原因是很有帮助的。”

  莫斯还把他的照片和他掌握的情况向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机构资助的官方调查小组进行了通报。该小组负责人吉尼·科利博士很重视他提供的情况,表示“在下一步调查中,我们会把防火材料的因素考虑进去。”

  而莫尔则希望新证据会提醒参与调查的专家们扩大调查范围,把所有可能造成大楼倒塌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他说,“人们不应该不经过全面分析就妄下论断,否则调查也就没有意义了。”

  一项历史调查显示

  建设时就有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在维修

  正当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与莫斯就照片的真实性大打口水仗的时候,《纽约时报》又爆出惊人消息:世贸大楼所采用的防火材料的确问题多多,不仅有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曾在世贸大楼的建筑商之间引发过一场官司。

  该报披露的一项对世贸大楼建设历史的调查表明,从世贸大楼开始建设起,问题就不断出现。在建设中,风吹雨淋使大楼结构钢梁上的防火材料剥落,建筑工人不得不临时采取措施排除积水,然后给钢梁重新喷涂防火材料。这成为在随后几十年里不停地维修防火材料的开端。

  当时负责喷涂防火材料的公司,是由一个颇为著名的甘比诺犯罪团伙的成员路易斯·迪波诺经营的,此人于1990年被警方击毙。他死后,警方接到部分建筑商的举报,立案调查迪波诺是否涉嫌使用违法手段获得世贸大楼建设合同,但调查证明世贸大楼的防火材料合同不存在犯罪行为。

  按合同规定,迪波诺的公司从1969年开始给世贸大楼安装防火材料。由于他所使用的材料含有石棉,而后来有说法认为石棉材料对人体有害,于是世贸大楼业主决定采用其它防火材料,迪波诺的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所取代。最初含有石棉的防火材料,由迪波诺公司负责拆除。

  港务局原世贸大楼项目负责人盖·托兹利说:“把防火材料合同给迪波诺是经过竞争性招标的结果,当时他的企业在业内的名声很好。”但据后来接替迪波诺公司继续进行防火材料安装的新泽西斯坦霍普公司称,迪波诺公司的活干得实在不怎么样,钢材堆放在露天生了锈,而喷涂防火材料前连除锈工作也没有做,这使得防火材料粘得很不牢固,必须经常重新喷涂,这为后来的事故埋下了隐患。

  而对于港务局选用的防火材料的质量,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世贸大楼的防火材料质量不过关,不但粘不牢,而且容易被腐蚀。但也有人为港务局辩解说,当时所用的防火材料经过了全面测试并拿到了权威质量认可证。

  无论防火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有一点是事实,世贸大楼的防火材料的确很容易剥落,港务局也承认从大楼竣工开始,维护防火材料一直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但防火材料的剥落在造成世贸大楼倒塌上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恐怕还有待于专家进一步的调查。

  调查受制约进展缓慢

  政界人士专家遇难者家属要求全面调查

  日前,由于对正在进行的世贸大楼倒塌原因调查感到不满,美国一批资深建筑师和防火专家联名要求,重新对世贸大楼倒塌原因进行独立调查。“9·11”事件遇难者家属也强烈要求全面调查倒塌原因。

  前第一夫人、现任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参议员查尔斯·舒梅尔,也积极呼吁对世贸大楼的倒塌进行更广泛深入的调查。舒梅尔说,“我们支持重新调查不是为了追究责任,因为大楼毕竟是在遭遇恐怖袭击后倒塌的,我们只想从中吸取教训,以便我们今后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尤其在建设高层建筑和紧急疏散人员方面,应该有值得反思和借鉴的东西。”

  而专家们的批评就没这么客气了。许多正参与调查的专家称,调查缺少资金支持,人手很少,而且得不到负责清理现场的有关机构的配合。目前20人左右的调查小组工作进展缓慢,他们无法了解关于大楼倒塌的许多最基本的情况,甚至连世贸大楼的建筑结构图到现在也没有拿到。

  尽管专家们承认任何建筑物在遭到喷气式飞机的撞击后都会造成毁灭性破坏,但他们还是希望能调查出世贸大楼本身隐藏的缺陷。专家们最近几个星期的调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大楼的轻钢结构,一是大楼的防火材料。布鲁克林大学防火工程中心主任约瑟夫·罗素说,“世贸大楼的双塔都倒了,从技术的角度说,这不完全是偶然的。也许我们能找出大楼倒塌的真正原因。”

  一些参与调查的专家说,在清理世贸大楼废墟时,许多支撑大楼的钢梁等都被送去回收利用了,而这其中可能就有可以揭开世贸大楼倒塌之谜的重要证据。受到口头和书面的质疑后,纽约市政府起初保持沉默,几天后,市政府设计和建筑部的发言人马修·摩纳罕终于开了口,不过他只是表示,政府认为把废墟上的钢铁送去回收利用是合理的,而且也不打算因为有人反对而收回这个决定。纽约市政府的这种不合作态度,使参加调查的专家们抱怨颇多。

  这个调查小组是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由美国民用工程协会发起成立的,由美联邦政府的紧急事务管理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但联邦机构的官僚作风与崇尚务实的专家们之间,摩擦在所难免。由于政府的种种限制规定,使他们访问目击者、去废墟现场采样或收集有关信息的工作难以展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参加调查工作的工程师可以说是美国工程专业人才的‘梦之队’,但我们的手脚被缚住了,根本无从施展我们的技术。”

  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机构对调查工作进展缓慢却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不是调查机构,”该机构发言人约翰·茨沃泰克说,“姑且不论调查工作进展如何,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机构已经支付了10万美元。等明年春天专家们拿出初步的调查报告后,还会有更多的联邦政府资金支持。”

  他说:“我听说一些工程师和遇难者家属要求进行更彻底的调查,就像全国交通安全委员会调查飞机失事一样事无巨细。我个人认为这种建议不太可能被采纳。目前调查正在进行,现在来评价是否获得了足够信息,还为时过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