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苏南建筑竹材行业迅速崛起

2001-8-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8| 评论: 0

简介:  新型的建筑竹材产业正在广袤的苏南大地上崛起。仅仅在几年前,苏南盛产的毛竹只是编编竹扫帚、竹椅子之类,在家门口销售,小打小闹,难成大气候。如今,建筑竹材产业迅速崛起,使得苏南每年出产的近500万担毛竹 ...
  新型的建筑竹材产业正在广袤的苏南大地上崛起。仅仅在几年前,苏南盛产的毛竹只是编编竹扫帚、竹椅子之类,在家门口销售,小打小闹,难成大气候。如今,建筑竹材产业迅速崛起,使得苏南每年出产的近500万担毛竹,根本“喂不饱”100多家企业,仅“兴立”今年所需毛竹就在3000万担以上,这为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毛竹主产区的竹子找到了销路,并使国内毛竹价格由当初每担8元左右,强劲拉升到22元至25元,令竹农们的钱兜涨了几番。毛竹资源总量不大的苏南地区,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竹材加工集散中心及出口基地。

  走进热气腾腾的苏南建筑竹材市场,扑面而来的便是各商号门前两股车流往来不息,一路是国内外客户的提货车,另一路则是发往全国毛竹产区的采购车。许多商号老总均称产销两旺,竹乡毛竹今年肯定不够用。笔者在全国8个“竹林示范基地县”之一的宜兴建筑竹材市场上看到,此产业链核心的20多家毛竹加工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他们不愁销,就担心“闹竹荒”——原料“喂不饱”。据介绍,该市为做大做强竹材加工产业,对竹加工企业给以规费收缴减半、提供技术扶持以及帮助申领进军国际市场“绿卡”等政策优惠,催生了像兴立竹木制品公司等一批“龙头”、“巨人”企业。目前,兴立公司出产的竹地板已占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另一产品竹窗帘100%外销,出口欧、美、中东等地20多个国家。该企业的竹地板、竹窗帘生产规模已由1997年的2?8万平方米,快速扩张到目前的50万平方米,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兴立”去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出口创汇600万美元。

  看到建筑竹材产业的巨大前景,苏南的江宁、高淳、溧阳等地纷纷仿效。如江宁县去年专门作出加快发展竹业经济的部署,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全县竹材产业的布局规划和重点项目,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实行全社会办竹业。高淳县则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加快实现竹业集团化进程,招商引资,吸引外商共同开发,并对5家重点企业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技改,实行整体联动,向实行集约化产业经营方向发展。溧阳县则鼓励建筑竹材企业更新产品,开辟增收新空间,竹子的材用方向已经从一次加工的建筑竹编脚手架板、模板、防护栏板、周转箱等传统产品拓展到装饰业等新领域,新研制的竹地板“炙手可热”,出口价每平方米卖到15至20美元;加工技术先进、材质过硬的竹材逐渐成为室内外装饰底板用料,甚至直接用于吊顶、墙裙、门窗框包边等。

  苏南建筑竹材业为什么能红红火火地兴起?除了科技领先、市场拉动外,政府推进是一个根本因素。江苏省农林厅夏春胜副厅长介绍说,苏南有200多种竹子,适宜竹类生长的丘陵山地有2200万亩,省里已正式提出在苏南地区发展以材用、笋用竹为主的竹业产业工程。这是江苏继苏北意杨、银杏之后新的经济林木产业规划,依照苏北意杨产业化的经验,在苏南重点发展材用、笋用竹林基地和加工经营的龙头企业。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丁雨龙教授对建筑竹材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说,苏南放大竹业总量,变粗放式为精耕细作,是新世纪的新方向。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禁止原木出口,木材供应量减少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江苏大搞以竹代木是明智之举,可缓解森林资源严重匮乏带来的建筑木材的缺少问题。茫茫竹海完全能撑大江苏建筑竹材业发展的空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