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访谈 查看内容

王喆:专注探索建筑“白色”的地方

2015-1-2 19:5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64| 评论: 0

简介:  本届 ADA 入围者中,以作品「 方间云亭 」获得入围肯定的王喆+陈柏安+吕思蓉+陈宣名这组人数最多,王喆笑说他们一群杂牌军能获得肯定,着实意外。平时4人各自有正职工作,「方间云亭」最初缘起是受策展人阮庆岳 ...

  本届ADA入围者中,以作品「方间云亭」获得入围肯定的王喆+陈柏安+吕思蓉+陈宣名这组人数最多,王喆笑说他们一群杂牌军能获得肯定,着实意外。平时4人各自有正职工作,「方间云亭」最初缘起是受策展人阮庆岳于北美馆的策展邀请,所发展出的艺术装置。4人秉着极度热忱,利用周末假日从各地到台中会合,陈柏安甚至从基隆来到台中,与大家共同创作。

  採访当天,由王喆代表接受专访,访谈过程,王喆时而幽默时而逗笑,却在轻鬆之余,清楚阐述自己对于空间中的「白色」的喜爱由来和演进过程,同时也道出了他观察日本与台湾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差异。也许在建筑执业的生涯裡,他们仍属年轻,却已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论述雏形。

  中国山水画裡,无论笔触与技法如何多变,独特的画面留白,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格,如此虚实相映,让画家欲呈现的意境油然而生。画中强调情境感知的精神,传至邻近的日本后继续萃取其中精随,不仅影响日本的文化与美学发展,甚至转换到建筑空间裡,有了另一番的诠释。

  如此专注于空间中「白色」的王喆,回忆起这份触动,是自偶然一次观看了中国山水画《谿山行旅图》,画中的留白之处让他着迷不已,却也进而意识到自身竟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新鲜」的陌生感。在台湾,建筑教育深受欧美国家的建筑体系影响,多数建筑人对于西方建筑史或西方美学发展或能琅琅上口,却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王喆提到他也不例外,不过这更让他看到从这之中找到属于自己自明性的机会,于是他开始探索,对应到建筑裡的「白色」又是会是什么样的空间状态。

  在当天访谈开始进行前,王喆先是雀跃的与我们分享了在来台北的路上,他读了中国建筑师刘家琨的小说《明月构想》,让他从中国西部神游一番,这或许也是他跳脱建筑后的留白之处。两相对照,无论是建筑或是人生裡,他都在忙碌的生活裡,安置了他的「白色」地带,期许触发更多想像的可能性。

台湾

  请介绍一下您的建筑养成背景,让读者先对您有进一步的认识。

  王喆念大学前还没有网路,在不瞭解的情况下,我选了土木工程系,后来发现与自己所想的不太一样,土木着重安全和经济层面,建筑则是强调空间和设计。研究所时我对于探索建筑裡的「白色」是什么很感兴趣,因缘际会,我得知日本小嶋一浩建筑师也在谈白色。在校时累积了自信,觉得自己很厉害(其实是井底之蛙),一方面以为自己是小天才(笑),毕业后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是我想继续探索白色,也想知道别人怎么看白色、怎么做白色。

  于是我毛遂自荐,写了email给小嶋一浩,当时因为有莫名的自信,我没有做作品集,我告诉他们希望有个简报的机会,面试就是我给你的presentation,没想到对方也答应了。那天是2006年2月的除夕夜,连年夜饭都没吃,就揹着我的图、带着powerpoint跑到了日本。第二天面试,简报上用汉字,口说英文,把图全摊开在桌面上,欲罢不能地讲了1个多小时,小嶋先生和他的合伙人赤松佳珠子开始讨论, 从他们的反应和我当时有限的日文听得出来,他们似乎很满意,于是我得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令您着迷的「白色」空间,在日本的工作经歷后,关于阐述「白色」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王喆:我认为「白色」是空间中画不出来的软性元素。白色像是水墨画裡,没有着墨和无色的部分,这些转换在建筑裡会是什么?在建筑裡,着墨的部分就是柱樑墙板,空间以柱樑墙板塑造而出,但是在画建筑图时,永远画不出的光线、气味、风的流向,却是这些元素在控制空间的「品质」,甚至是很重要的「空间的诗意」。

  塬本自己探索的白色,是固态的白色,但是在日本期间,发现很多建筑师用不同的语言来定义白色。「空」,是白色的其中一种可能性。小嶋一浩给我很大的衝击和影响是,他谈的是「液态的白色」。他除了着迷于风与光,更着迷于「流动性」的白色。他认为建筑裡,白色可以引发人活动的空间,「人的活动」是建筑裡很重要的一件事。他把白空间的机能性、活动的多重性做了解放。这是我去了小嶋那裡之后,有比较多的体认。其实我满幸运的,从学校到现在工作,探索的事情彼此都有交叠,也让我往塬本的範围又扩展一些,有点累积。

  谈谈为何想参加ADA新锐建筑奖,与入围后的感想。

  王喆:最初是我朋友看完北美馆的展览后,建议我们去参加,于是便试着整理作品资料去投件。得知入围后,感到非常意外,虽然是自己主动报名参赛,但没想过会入围。在陈柏安、吕思蓉和陈宣名他们身上也看不到压力,塬因是:当你投入做一件事情,获得肯定和鼓励之后,回馈给我们的是更想把这件事情往下发展。

  空间发展的可能性,由左至右,分别为:[上排] 公园、水上乐园、学校;[中排] 咖啡厅、美术馆、眺望台;[下排] 创意市集、图书馆、学校。

  王喆强调,他们以「方间云亭」呈现的是一种建筑设计的方法和观念,不过手法目前仅是装置的程度。如有机会,他们希望能以此观念为出发,做出大型公共艺术、地景艺术、小住宅,最期望是发展为一栋美术馆。

  对于ADA这个奖项有什么看法?

  王喆:我认为ADA是在台湾目前现有的建筑奖裡,非常少数在鼓励建筑「创作」的奖项。一般建筑奖着重的是建筑的社会性、公共性、文化性,大部分的评审也不一定着重于建筑的创作或表现性。ADA有别于传统评选的角度,我觉得这开启了另外一个面向。

  对我来说,ADA已经是这代年轻人心中的一种期待,也像是一个门槛,希望自己能过了这个门槛,得到基本的肯定。其实在大部分较先进的国家,都有像是新锐建筑奖的奖项,例如日本的SD REVIEW已具有指标性和公信力,你要成为被大众所知的建筑师,就是要被SD REVIEW选上,跨过那道门槛。SD REVIEW的参赛作品不一定要已经完工落成,不过要是真的案子,得有真的业主。SD REVIEW也以创意为主,目的就是要建筑师去碰撞真实的环境。

收藏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