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时评:中国“鬼城”不足为惧 房地产泡沫或被夸大

2013-8-30 14:17

我并不担心中国的所谓鬼城问题,更不用说建设过度或者容易遭受泡沫破灭的打击等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城镇化目标要求它在未来十年内建设大约100座城市,远多过十年来被外界来来回回拿来说事的那区区五座鬼城。 ...

时评:小细节 大革命

2013-8-30 14:17

分体式踢脚线的出现,应该说只是一个小细节的调整,但它可能带来房地产精装修领域的一场变革。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发展至今,精装修已深入人心。从最开始只有个别小户型公寓选择精装修,到现在很多豪宅产 ...

时评:向“拉链路”说不

2013-8-30 14:17

经常会见到城市中的某条道路每天都如工地一般尘土飞扬,不是在修下水道,就是在铺电缆、埋通信电路,道路半年内被反复开膛破肚,顾名思义拉链路。 拉链路在影响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资 ...

时评:权力不该僭越美学之上

2013-8-30 14:17

武汉地铁吉祥物鹤鹤、豚豚,于12月19日通过媒体公布后,被网友普遍认为太丑。22日,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在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后宣布,鹤鹤、豚豚在修改完善后,只作为地铁安全文明乘车系列宣传动画片的角色,不充当地铁吉祥物, ...

隈研吾:一个好的建筑师 应该也是一个植物学家

2013-8-30 14:17

近日,负建筑理论的提出者、日本新生代建筑明星隈研吾现身上海外滩三号,参加超空间艺术联展开幕式。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隈研吾直率地说:诸如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这类造型夸张的建筑,只会在诞生之初给人以感官刺激 ...

时评:华而不实的“光亮工程”就是面子工程

2013-8-30 14:17

备受争议的广州光亮工程项目今年仅日常维护就需7328万元,加上电费花费得过亿,而且日常维护经费还比去年增加了58万元。(1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广州市光亮工程一年花费竟 ...

冯原:从山寨建筑再谈国际化渴望症

2013-8-30 14:17

最近,英国《卫报》刊载了《中国的山寨文化对于建筑意味着什么》一文,盘点和嘲讽了盛行于中国民间的建筑复制热以及引发争议的建筑抄袭案。这使得早就令中国建筑界感到尴尬的国际化模仿秀又一次浮出水面。借助于《卫 ...

王秀丽:以景观视角推动球场生态持续发展

2013-8-30 14:17

北京大学高尔夫景观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将于5月22日开课,日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培训与考察交流中心主任、《景观设计学》杂志、景观中国网运营主管王秀丽接受采访,介绍了北京大学高尔夫景观高级研修班筹 ...

时评:晋江模式变脸 "智造名城"成转型助推器

2013-8-30 14:17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晋江模式,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与当时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并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晋江是唯一以县域经济形成的模式。 从制造走向智造,这条路真的不是哪个 ...

时评:智简网络为智能建筑行业破冰

2013-8-30 14:16

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智能建筑行业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形成新兴产业,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随着人们对安全、舒适、快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向着网络化、IP化加速前行, ...

时评:城镇化要力避“居住隔离”

2013-8-30 14:16

居住隔离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巨大屏障,也阻断了不同阶层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国际高尚生活社区、尊贵欧陆风情社区、少数人的府邸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地产广告充斥城市的大街小巷,透过这些响亮的广告语,折射出 ...

陆泽荣:建筑能管的年代越久远越好

2013-8-30 14:16

现在我们的城市是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的森林,人类文明发展到了这一步,人类也可以以此为骄傲。然而它每天都在消耗着能源、影响着自然环境。能源是有限的,自然环境是脆弱的,我们必须走绿色建筑这样可持续发展的模 ...

时评:棚户区改造给房企带来新机遇

2013-8-30 14:16

6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部署新的棚户区改造计划。会议决定,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逐步将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统一纳入改造范围,同 ...

时评:茶坑旧乡府 梁思成作品?

2013-8-30 14:16

张晓茜:不久前梁思成的诞辰纪念日,网友@新会本土文化发帖称新会茶坑旧乡府为梁思成设计。1962年,梁思成回到新会故乡茶坑村与乡亲团聚,设计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式乡府,@新会本土文化认为梁思成回乡时指导建设了 ...

时评:建筑抗震比预测地震靠谱

2013-8-30 14:16

人力对抗灾难,这种精神固然有助战胜困难,但更现实和理性的做法还是要学会与灾难共存。 观看四川省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抗震救灾电视直播时注意到一个细节,芦山县人民医院的大楼在地震中没有遭到破坏,连容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