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时评:绿色建筑不等于高价建筑

2013-8-30 14:21

从绿色建筑的建设到运行来看,因其节能、低耗的特点,总体上绿色建筑的成本较低。但绿色建筑的成本问题,焦点集中在前期的一次性投入上。据调查,市民普遍认为,建造绿色建筑的成本较高。关于这点,英国建筑研究院( ...

时评:仿生建筑,很新锐 很艺术 很纠结

2013-8-30 14:21

在城市的街头,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各种很卡通、很动物、很野外的建筑,它们的外形、结构、颜色,乃至纹理都与我们在动物园、在风景区看到的动物、树木、海浪、崖头神似,如文森特卡勒博的防烟雾大厦、梦幻蜻蜓,威廉 ...

时评:建筑景观映照城市理想

2013-8-30 14:21

初到一座城市,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建筑去界定它的繁华。若把城市比作一本书,建筑就是书中的章节,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着城市的愿景,并反映出城市的特质与品位。可以说,读懂城市的建筑,也就读懂了城市的理想。 ...

时评:古典历史建筑之中国古镇不了情

2013-8-30 14:21

古镇,犹如一颗颗明珠,天女散花般点缀在山水之间,或碧野之角。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它们默默地守护着千百年来固有的生活方式,一如历史的背影,吸引着人们踏着古石板,或划一叶扁舟去体验古老的遗韵,感悟历史的厚重 ...

时评:加快棚户区改造 助千万家庭“居者美其屋”

2013-8-30 14:21

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2011年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因为历史遗留的欠账问题,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各大现代化城市里,还存在着各类棚户区。 虽然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在推动棚户区改造,自2006年至今 ...

时评:当代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2013-8-30 14:21

站在历史深处,结合时代特点,正确处理好我国建筑形式、文化、材料、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关系,对于我国当代建筑的健康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继承要有重点,有选择,有比较;创新要结 ...

时评:银川城市综合体有多少才算够?

2013-8-30 14:21

能够拥有一座城市综合体,曾经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在银川市东方红广场和金凤万达广场获得成功后,银川的城市综合体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包括银川永泰城、远大商业综合体、西夏万达广场等项目已在银川进行布局 ...

黄久松: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2013-8-30 14:21

智能建筑在中国从当初的热议、争论,到成为日常必需品,到全社会树立起建筑必智能的理念,已经经历了20年的发展,如今,智能建筑行业业已成为建筑业的一支劲旅,成为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这其中,中国建筑 ...

时评:地陷频发,城市伤疤谁来抚平?

2013-8-30 14:21

伴随着2013年的第一缕阳光,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然而,2012年频繁发生的走路死、住房死让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充满了忧虑。最近,广州、武汉、太原等地又出现多起地陷事故,一时甚至有地吞人的说法。我们的城市 ...

时评:城市空间与心灵建构的有机关联

2013-8-30 14:21

古人讲,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名贤,未能悟斯道也。也就是说,建筑,以它的建筑语言,向每个置身其中或者行走其中的人们阐述着文化的思想,通过眼耳鼻舌肤,进而渗透到心,最终在心理上潜移默 ...

时评:保护历史建筑规划须听民意

2013-8-30 14:20

昨日上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易松厚、李青、张南宁、林泰松四位市人大代表上线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市民议政厅栏目,就强化规划引领、建设美丽广州这一议题与网民在线交流,四位代表回答了网友的34个问题,重点针 ...

时评:博物馆视为"场馆"扭曲了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2013-8-30 14:20

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在兴建博物馆时,更多考虑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博物馆举办主体的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力量呈现多元化状态,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也从文物保护机构向具有特定功能 ...

时评:历史建筑如何分级?

2013-8-30 14:20

香港历史建筑多属战前产物,加上曾为英国殖民地,不少建筑富有西方建筑风格,或是中西合璧,成为香港一道独特的建筑风景。现时历史建筑物共分三级,最高为第一级,如此类推。 2005年,民政事务局选出14 ...

时评:重塑城市形象先要自身够硬

2013-8-30 14:20

从向在外莞籍学生致公开信倡议做好家乡的忠实粉丝,到莞产歌曲《中国梦》在广东的知名文化节目上唱响,再到莞产音乐剧《钢的琴》赴京巡演,都可见东莞在彰显软实力、重塑城市形象方面的迫切愿望和不懈努力。作为在经 ...

时评:请给自行车规划一条通道

2013-8-30 14:20

近年来,城市中骑自行车的人少了,开车出行的人多了;堵车的时间多了,顺畅的路段少了;蓝天白云减少了,雾霾天气增多了。为此,人们呼吁绿色低碳出行以减少环境污染。可是,由于没有专用的自行车通道,或自行车通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