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王澍:世界性的建筑师

2013-8-30 14:23

2月底,微博上一条消息,让中国建筑界瞬间沸腾中国美院的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奖素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对于建筑师而言,这是至高的荣耀。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49岁的王澍,是 ...

时评:王澍获奖并非中国建筑师的全胜

2013-8-30 14:23

从结论上说,他刷新了中国的没有,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如果简单地说这是中国建筑学界在西方的全胜,就是幼稚的。金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出与一片叫好声不同的观点。 学院派的成功 金磊说要从两方 ...

韩林飞:关于灾后重建的多维度思考与探索

2013-8-30 14:22

针对灾后住宅重建中的资源短缺、建筑垃圾、心理救助、二次灾害等问题,我认为住宅重建要结合地形采用简单、规则的平面和连续均匀的结构形式;可底层架空,防止泥石流、水灾;可利用地下室提高抗震性能;楼房之间应有 ...

时评:山寨建筑师OR海盗建筑师?

2013-8-30 14:22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新派建筑拔地而起。据悉,当扎哈哈迪德得知自己在北京广受关注的望京SOHO项目被人在重庆山寨后,她计划将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今此事尚无定论,其事情的发展还有待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确认 ...

席志宏:拖欠设计费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2013-8-30 14:22

设计首先是一门艺术,其次是一门技术,人们懂得尊重艺术,但是对于设计而言,在社会的整体受尊重度似乎并不高。在设计界,设计抄袭、作品剽窃、拖欠设计费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面对侵权,有些设计师选择逆来顺受,也 ...

时评: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建筑

2013-8-30 14: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产品开发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如何在规模住区的开发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房企的健康转型,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的重要 ...

时评:中国急需打破城市霸权主义

2013-8-30 14:22

城镇化重任在肩,俨然成为中国未来改革的最大红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6日在北京闭幕,新型城镇化被提到新的高度。朝野之间,都将新型城镇化定位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推动城镇化,刺激投资与消费,造 ...

时评:保护历史建筑 吁建“紧急叫停”机制

2013-8-30 14:22

去年,妙高台、金陵台被拆一案,引起广泛关注。并非文物,让这类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保护,变得缺乏法律法规。民进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建议借鉴香港做法,急叫停机制,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据介 ...

时评:静静体会建筑的失语

2013-8-30 14:22

看见陕西图书馆的建筑后,我怔了一下。这原是个很好的建筑物呢。 打开的书本造型表现的是一种符号化的建筑。整体的构架上,静穆庄重。拱型的窗户、淡灰的色彩、朴素的石料,无论是阳光下,或是暮色中,这座建 ...

时评:高温下,更要多一些环境反思

2013-8-30 14:22

42℃!43℃!持续高温酷暑天气,让南方人民热不堪言。近日,一条节约能源,请将空调设为26摄氏度或以上的倡议,在网上广泛转载。极端天气,深深触发了人们对只有一个地球的反思和关切。 今夏高温持续时 ...

时评:建筑的成功在于与环境的融合

2013-8-30 14:22

由赫尔穆特扬设计的利通广场外景 在世界最高建筑纪录不断被刷新的今天,如何让超高层建筑除了高之外,还能拥有独特的生命?在被誉为美国超高层建筑鼻祖的赫尔穆特扬(Mr.Helmut Jahn)的眼里,超高层建筑和其他 ...

于历战:坚守设计的品质和理想

2013-8-30 14:22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家庭。我的父亲也是搞艺术的,他对艺术的坚守和对品质的追求使我耳濡目染。还有我的导师张绮曼、郑曙阳他们对设计的执著,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我。 ...

时评:主题公园建筑设计的原则

2013-8-30 14:22

绿维创景认为主题公园中的建筑通常是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主题往往通过建筑的形式展开。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其建筑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建筑的形式、材料和颜色都应符合主题公园的整体主题氛围。 ...

时评:“空城”与“地王”何以并存?

2013-8-30 14:22

国土资源部7月28日发布中国土地市场指数(CLI)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情况下,地产景气指数进入红灯状态。经济平行甚至下行,何以地产上行;一线城市地王与三四线城市所谓空城何以并存?就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法律 ...

时评:城市地标性建筑的媒介特性

2013-8-30 14:22

在建筑学界,早有建筑即媒介的说法。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传播特性也更为明显。本文主要以城市地标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以地标为代表的城市建筑的媒介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对目前城市地标建设提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