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时评:推进城镇化要给进城农民平等赋权

2013-8-30 14:35

近日,受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委托,某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变迁调查。调查显示,仅半数农民工家庭希望落户城镇,农转非的进度远低于群众意愿,85%的在外务工人员仍没转为城镇户口,而在已经转为城镇户 ...

时评:城市当“好色”,谈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2013-8-30 14:35

作为城市的第一视觉,色彩总是最直接、最有冲击力的城市意象。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功的景观色彩设计,纵然建筑形式千变万化、规划布局严谨合理,也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城市美来。 科学有序的 ...

时评:中国式养老旅居模式探讨

2013-8-30 14:35

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老龄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是基本服务供给和多层次的服务关联,都是前景广大,大有作为。2013中国养老产业高 ...

时评:还有多少“楼顶别墅”在挑战公众?

2013-8-30 14:35

一道道异样的风景,一次次刺痛公众神经。北京楼顶别墅被曝光后,深圳、郑州和陕西、湖南等多地楼顶违法建筑物也相继浮出水面。这些刺眼的违法建筑物警示监管者,对少数无视法律和公德,一再挑战公众承受力的行为,不 ...

时评:建筑应外显人文精神 “山寨”不适合大学校园

2013-8-30 14:35

山寨不适合大学校园 近年,数十所民办高校在武汉崛起,武昌理工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等院校的建筑都不乏国外风格。针对网友这次对大学校园内山寨建筑的吐槽,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 ...

时评:有效运营让绿色建筑“名符其实”

2013-8-30 14:35

绿色建筑理念因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而得到快速发展。绿色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绿色建筑的工程项目蓬勃兴起,相关的标准及政策不断推出。 然而,在笔者参与绿色建筑的工作中,发现有不少项目在设计阶段获 ...

方振宁:西安需要“长安门”吗?

2013-8-30 14:35

城市需要明信片,那么古都西安的城市明信片还不够多吗?世界的古都雅典、罗马都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插上新的翅膀。根据网友的爆料,千年华严寺古塔今日的现状堪忧,再来一场暴雨滑坡古塔必遭毁灭。今天的西安需要的不是 ...

潘云鹤:仅靠“大数据”撑不起中国智能城市

2013-8-30 14:35

我国智能城市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运用,而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融合。 当前,地方智能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智能城市建设能否又好又快推进,已经 ...

时评:工业建筑岂能与城市分道扬镳

2013-8-30 14:35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正从去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 5月16日,在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分会主办、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分会第九届工业建筑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当 ...

时评:世界进程下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

2013-8-30 14:35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一耳熟能详的西谚,指出了循序渐进和远见卓识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一座真正富有人文内涵、独特个性的城市,就是要综合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等的关系 ...

吴旭辉:一体化发展是商业综合体的持久之道

2013-8-30 14:35

自房地产调控后,商业地产一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以适合中国城市发展需求的大体量、高度复杂的商业综合体最受瞩目。那么早前就在该领域颇具代表性和话语权的DS鼎实国际是如何看待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如何应对日渐 ...

时评:徽派古建筑保护难在何处

2013-8-30 14:35

香港演员成龙捐徽派古建筑出国门一事持续发酵后,引发社会对徽派古建筑流失现象的空前关注。据安徽省黄山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流失现象只是徽派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难题之一。除人为因素外,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都 ...

孟建民:简型建筑的力量

2013-8-30 14:35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孟建民 媒体:今天您演讲的主题简型建筑的力量,内容出发点是什么? 孟建民:简型建筑充分表达了我的观点,建筑是世界当中的一大类型,不能就说简型建筑好,这个不能得 ...

曹宇英:用景观的感性思维,调动建筑的理性神经

2013-8-30 14:35

安道国际自2001年成立以来,用自身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十年历程。对于中国建筑设计来说,安道国际就是一个完美样板,它反映了中国建筑设计公司在十年过程中的思考和沉淀,也投射出中国设计公司对于未来发展的 ...

时评:建筑师面对地震能做什么?

2013-8-30 14:35

不久前,在环境优美的深圳市图书馆,举办了一场由两个民间NGO为主体的小型研讨会。这场研讨会的特殊之处在于,参与的人士除了公益人的身份之外,他们都具有另一重专业身份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 研讨会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