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
订阅
View more
时评:中国设计师需要走自己的路时评:中国设计师需要走自己的路
大黄鸭 自打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原创设计大黄鸭风靡香港,武汉、天津、杭州、佛山等地就陆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山寨大黄鸭。国内的山寨文化在大黄鸭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任何一件产品风靡,万千山寨便迅速跟进,丝 ...

View more
杨遴杰:算算城镇化的用地规模账杨遴杰:算算城镇化的用地规模账
网站配图 新型城镇化无疑是本届政府在未来几年大力推动的发展战略。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五年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目标,每年要有大约1千万左右的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转移,还包括土 ...

View more
时评:中国“拆建全靠一句话”的怪象如何解时评:中国“拆建全靠一句话”的怪象如何解
网络配图 建筑短命正成为城市通病,现在不少城市拆除的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而当下规划失当、品位低劣的建筑又成为未来拆除对象。 事实上,对短命建筑的讽刺多多,有人说,拆了一次创造了GDP,重 ...

View more
杨遴杰:“造城”现象的隐忧与应对之道杨遴杰:“造城”现象的隐忧与应对之道
网络配图 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走走,造城大概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件事,各种名号的新城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造城大概有两类,一类是地方政府牵头造的各种新城新区,一般会成立一个类似于政府功能的管委 ...

View more
陈宜明: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能混为一谈陈宜明: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能混为一谈
网站配图 建筑节能水平低,的确是这样,我们很着急,恨不得一年就做成低能耗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直言建筑能耗太高。建筑能耗目前占社会总能耗1/3。 在中国房地产与住宅产 ...

View more
左小蕾:新型城镇化能为中国经济释放潜在动力左小蕾:新型城镇化能为中国经济释放潜在动力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左小蕾 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启动。第一场报告会改革谈大国经济该从哪里升级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主讲。 左小蕾说,新型城镇化不是新一轮 ...

View more
时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住在城中时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住在城中
网络配图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城镇化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但如何推进城镇 ...

View more
时评:“智慧城市”建设须“谋定而后动”时评:“智慧城市”建设须“谋定而后动”
网络配图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升温。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地区)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案。近日在对相关专家和具体承建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发展智慧城 ...

View more
时评:古建在国内“搬迁”并不妥当时评:古建在国内“搬迁”并不妥当
网络配图 广州某个地方历时十多年、且在最好的地块迁建的两座古宅,近日竣工了。报道说,广州市民可前往一饱眼福。这两座古宅一属徽派、一属晋派,秉承外观不动、结构不动的原则而迁建。据说,所用的老料新工 ...

View more
时评:文保建筑没有“原罪”时评:文保建筑没有“原罪”
网络配图 好像是为了给过去三十年来城市改扩建中的大拆大建赎罪,今天的老房子一旦挂上了保护建筑的铜牌,像怀揣铁券丹书那样可免于一死,但从此又如禅房入定,将万丈红尘屏至千里之外。群众文保意识增强了, ...

View more
时评:西南地区建城市综合体要量力而行时评:西南地区建城市综合体要量力而行
网络配图 西南地区城市综合体建设要强调产业综合体、产城综合体、智慧综合体、数字综合体的协调互动;应根据城镇发展不同阶段发展城市综合体;突出地方特色,从文化视角去诠释城市综合体。 目前,我国已进 ...

View more
时评:未来的摩天楼应该是活建筑时评:未来的摩天楼应该是活建筑
网络配图 A:据估计,40年后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7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环境将随之发生巨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们不得不在垂直建筑上下工夫,因此,很多建筑师都提出,未来的摩天楼应该是活建筑,才 ...

View more
时评:实现新型城镇化应把握“三条线”时评:实现新型城镇化应把握“三条线”
网络配图 以人为核心是当下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随着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一些地方在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和推进中存在着偏差、误区。笔者以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应注意把握好三条线。 第一,坚持提升城镇化质 ...

View more
时评:新型城镇化建设陷入四大误区时评:新型城镇化建设陷入四大误区
网络配图 新型城镇化被中央和市场给予了巨大的期望,各级政府对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也是热情饱满、干劲十足,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型城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误区。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长论坛上,众多 ...

View more
时评:当代中国公共建筑的迷与思时评:当代中国公共建筑的迷与思
空旷的青岛大剧院广场 公共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事实上,人只有在少数时间里才会呆在居住建筑这种非常私密的空间中,其余的时间都用于交流和享受公共服务。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