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西南地区建城市综合体要量力而行
网络配图 西南地区城市综合体建设要强调产业综合体、产城综合体、智慧综合体、数字综合体的协调互动;应根据城镇发展不同阶段发展城市综合体;突出地方特色,从文化视角去诠释城市综合体。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在全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社会各界围绕着是否应“神州处处综合体”的争论也日渐升温。在此背景下,西南地区建设城市综合体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因素?有怎样的利弊关系? 利益主体多元的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被喻为“城中之城”,是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比如,城市CBD、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城市副中心城市综合体、城郊结合部城市综合体等。 据了解,城市综合体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巴黎,它代表着城市建筑新的飞跃,随后在纽约、东京等地陆续出现。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也出现了城市综合体。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城市综合体具备的特点密切相关。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刘学认为,一是城市综合体拥有超大空间尺度及多种复合功能;二是通道树型交通体系与各种功能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三是有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综合性、标志性非常强;四是有一定的地标式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标识;五是拥有高科技集成设施。 基于城市综合体的特点,社会上也流行着“城市综合体是城市房地产化”的观点。“这是一种偏见,是不正确的。”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淮认为,城市综合体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国情下发展起来的,它是利益主体多元的地方,其中包括开发商、业主、商户、消费者及当地住民的利益。 开发城市综合体机遇与风险并存 作为人口聚集的大都市,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城市综合体,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认为,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可起到以下四方面作用:一是利于集约化发展,通过土地功能的混合利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产生功能更大的集聚效应;二是利于功能化发展,城市综合体通过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自成体系;三是利于打造宜居城市,在城市综合体每个部分保持各自功能运作系统的同时,通过有机组合协同形成一个城市空间的缩影;四是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作为独立的城市管理单元,城市综合体直接承担相应的城市管理任务,推进城市综合建设。 但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综合体也存在盲目立项、重复建设、运营管理不规范、开发商后劲不足等弊端。由于对区域经济环境把握不到位,不少城市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扰乱了城市商业发展的进程和秩序,城市文化命脉的延续也受到很大影响。 随着城市综合体在一线、二线城市大面积的建设,也带来了严重的人口、住房、交通和环境问题。“城市综合体建设缺乏对城市定位、现有基础、城市目标等问题的研究。”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曾绍伦告诉记者。曾绍伦认为,这是造成当前城市综合体建设出现千城一面、同质竞争、以商业地产开发规避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风险、各地大面积开发建设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建设城市综合体 在我国西南地区,2012年,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管理补充规定(试行)》,推出了城市综合体的“成都标准”。2013年7月,云南省政府提出:未来5年内,将在云南建100个城市综合体。2013年,贵州省规划在5年内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直接投资达1000亿元。为此,不少学者呼吁,地方政府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一味追求数量,建设城市综合体要量力而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云南是继成都之后我国西南第二个尝试政府对城市综合体建设进行宏观指导的地区。刘学建议,我们应根据城镇发展不同阶段发展城市综合体;突出地方特色,从文化视角去诠释城市综合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多元化开发;完善城市综合体的商业运营管理;营造功能混合多样化的城市生活;架构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及绿地景观;建立完善的低碳交通系统。 现在有很多城市希望建城市综合体时把政府功能也包进去,甚至把政府办公楼也建在里面。“这其实是错误的。”陈淮认为,商务区是安静办公的地方,而商业区是敲锣打鼓、聚集人流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是有冲突的,因此城市建设者一定要把握好这些因素。 曾绍伦认为,西南地区城市综合体建设要强调产业综合体、产城综合体、智慧综合体、数字综合体的协调互动;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如贵州特色的山地城镇化、成都的城乡统筹城镇化;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