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查看内容

云南省图书馆新馆工程综合施工技术

2013-8-25 22:5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9| 评论: 0

简介:  摘 要:云南省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30020M2,为云南省重点工程,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施工中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如大直径钻孔嵌岩灌注桩、深基坑支护、高强砼等,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同时降低了成本, ...

  摘 要:云南省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30020M2,为云南省重点工程,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施工中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如大直径钻孔嵌岩灌注桩、深基坑支护、高强砼等,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同时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社会经济效益良好。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嵌岩灌注桩、深基坑支护、商品砼、预应力砼

  一、 引言

  云南省图书馆建设工程位于翠湖公园西侧,即昆明市翠湖南路2号,对面是翠丽苑和国际技术促进大楼,西邻钱局街,北邻农展馆,东临已建3层住宅楼。建筑用地大致成南北向长、东西向短,北向宽度略大于南向宽度的形式。新馆为一塔形高低组合建筑,是云南省标志性建筑,是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点工程。建筑方案设计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施工图设计为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

  该工程分二期施工,首先建设一期工程(新馆主楼),建成后将老馆书籍迁入,拆除老馆,然后投入二期工程(新馆裙楼、办公楼、职工食堂)施工,最后进行室外及附属工程施工。主楼施工期间,原图书馆正常营业,施工难度较大。

  为使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认真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努力实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方针。

  二、 概况

  1、 设计:建筑平面长71M,宽43M.该馆设计藏书440万册,用地面积12000M2,建筑物占地面积3298M2,设计总建筑面积30020M2.新馆包括主楼和裙楼:主楼地上20层,地下2层;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上部结构新馆主楼为框剪结构体系,裙楼为框架结构。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类别一类,耐火等级一级。Ⅱ类建筑场地,剪力墙、框架抗震等级均为一级。建筑总高94.3M,地下室层高均为3.9M,上部结构首层层高6.0M,2~5层层高4.8M,以上标准层层高为3.6M.主楼基础为桩筏基础,桩采用大直径(φ1500mm、φ1200mm)钻孔嵌岩灌注桩形式,桩数为42根,桩端持力层为白云质灰岩,桩长因地下基岩起伏不一而定,在20~35M之间,平均嵌入基岩4.24M,总计桩长为1106.79M,水下砼灌入量约为1906.9M3.设计桩身材料采用C30砼,采用商品砼。

  主楼基础筏板板厚为1200~1800mm,面积为771.12M2,采用C50砼,布有纵横向地梁。裙楼基础采用与主楼完全不同的柔性基础―带肋梁的筏板基础,筏板厚1.15M,地梁最大截面尺寸1.1M×2.3M,不设后浇带,一次浇捣完毕。

  砼强度等级:±0.00M以下除基础底板外其余结构砼C55;±0.00M至标高25.2M,C55;标高25.2M以上至标高50.4M,C50;标高50.4M至标高90.9M,C45;构造柱砼强度等级均为C20.地下室防水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达到S12,并在剪力墙的外侧涂刷851涂料,外设120砖墙保护。

  裙楼部分轴对称平面大柱网尺寸为14.6M×16.0M+10.8M×13.0M,中庭式现浇框架,采用井字楼盖,框架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最长为65.4M,最大跨18M)。裙楼首层平面中间为报告厅、两侧为读者服务部、多功能厅,与主楼间以2.7M宽的内廊相连接。二层设主入口、门厅、目录大厅(上空、同高、形成中庭,上部斜拉式网架)及阅读厅,三至五层为阅读室。

  主裙楼内装修为常规,外墙立面大面积采用乳白色外墙涂料,局部采用红色波形面砖,铝合金门窗。

  2、地质情况:本工程建设场地早期为沟塘发育洼地,地表水与现翠湖向通由西流向滇池,场地西北部及东南部为平缓丘陵斜坡,处于滇池断陷盆地边缘,以翠湖为主心的古湖湾西侧地段。场地平整,中软场地土类型,属Ⅱ类建筑场地。地表标高介于1890.27~1890.70M间。

  据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揭露,场地地基土(岩)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土层、二叠系下统铝土岩残积土及石碳系上统白云质灰岩(基岩)三大单元构成。本工程地质构造从自然地面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湖沼积层(泥炭质土、粉土)、第四系湖积层(粘土、粉土互层)、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二叠系下统铝土岩残积土、石炭系上统白云质灰岩。

  场内地下水,以潜水为主,水位埋深0.50~1.45M,大致呈由西向东缓慢流动趋势,主要含水层为粉砂层及粉土层,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下伏白云质灰岩,富含裂隙水,其活动强烈带处于地下35.0~40.0M,而不是在基岩顶板面,由此构成岩溶发育,垂直及横向裂隙互相贯通,局部地方形成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通道。渗透系数K=1.082M;影响半径R=39.3M;涌水量Q=156.8M3/d(基坑开挖时,地表水通过填土渗入,最大涌水量可能达200M3/d)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