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规划 查看内容

“震后造家”民乐村512灾后重建与空间规划实施周年评估报告

2013-4-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52| 评论: 0

简介:实地调查时间:2009年12月 评估报告完成时间:2010年6月 评估报告主持及撰稿人:车飞(超城建筑/ CU office) 评估报告编制团队成员:罗海强,闫一荻,赵超,崔敬宜 (超城建筑/ CU office) 评估综述:    ...

实地调查时间:2009年12月
评估报告完成时间:2010年6月
评估报告主持及撰稿人:车飞(超城建筑/ CU office)
评估报告编制团队成员:罗海强,闫一荻,赵超,崔敬宜 (超城建筑/ CU office)


评估综述:
  四川512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场灾难对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形态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车飞领导的超城建筑在2008年512震后,积极参与震后重建工作,并参与到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副所长王明贤先生发起的“震后造家行动”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组织的四川德阳土门镇民乐村的震后重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中。由“震后造家”组织的艺术家捐献资金,10多家私营建筑设计单位的志愿建筑师与规划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灾后重建资金,并负责项目选定与地方政府联系。我们希望依靠社会力量组成一个由:社会资本包括震后造家和扶贫基金会等;专业技术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经济学家等;地方政府包括镇政府与村委会等;村民和村民自治组织等,服务于项目发展的多方协商的平台。通过前期的调查,在方案设计阶段,车飞和超城建筑提出的更加关注震后乡村地区的社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方案,最终通过全体村民投票被选为执行方案。在与扶贫基金会,震后造家,村委会,部分村民的讨论后,超城建筑在此后提出了深化方案,和几个居住组团的用地规划。大部分重建工程在2008年12月开始,至2009年12月,大部分重建工程基本完工。在此期间,美国的建筑设计公司BUILD CHANGE在施工现场提供部分施工技术顾问工作,以帮助设计方案顺利实施。

报告内容纲要:

一.项目背景

1.项目背景

2. 关于重建设计方案:“魔方建筑”

3. 民乐村的基本情况

二.重建与空间规划实施评估

1.物理重建

2.社会发展(邻里社区形成)

3.村民-社会-国家合作的重建模式

三.总结

1.规划执行

2. 建筑施工

3. 村民参与

(一)项目背景

[1] 四川民乐村震后重建项目背景

这个项目是由朱青生教授领导的北京大学‘震后造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旨在通过社会的力量参与震后重建的实践。最早有大约5家北京的私人建筑设计单位参与,后来发展到14家北京的私人建筑设计单位,而且每家单位都是完全义务的做设计,没有收取任何设计费。车飞领导的CU office[超城建筑]的想法就是将城市化的发展同重建规划与设计相结合,使得村民的住宅能够在一定程度适应他们下一代在城里打工的子女的生活并未将来宅基地向私产的转变做好基础。为了便于居住土地的集中与重新分配的结构新特征,以及村民个体的多样性需要。该方案还特别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可变的居住空间模式:“魔方建筑”,它在外部集中援建与村民自主参与中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巧合的是,很快国家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该方案具有对新政策良好的适应性。最终超过500户的民乐村通过民主投票选择方案的方式,除自建外全部选择了超城建筑的设计方案“魔方建筑”并开始施工。

[2] “魔方建筑”介绍

对城市化与社会化的关注是本方案的思考重点。将城市化的发展同重建规划与设计相结合,使得村民的住宅能够在一定程度适应他们下一代在城里打工的子女的生活并未将来宅基地向私产的转变做好基础。为了便于居住土地的集中与重新分配的结构新特征,以及村民个体的多样性需要,还特别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可变的居住空间模式:“魔方建筑”,它在外部集中援建与村民自主参与中找到一种平衡的方式。魔方代表了一种互动性, 它既听令于人的手指,同时人也必须遵从魔方的游戏规则, 它清晰的阐释了社会与空间的辨证互动关系。社会化同样是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特征。根据国家对宅基地划分的三种基本类型:


A.1-3人/户的宅基地标准:90平方米以内;
B.4-5人/户的宅基地标准:120平方米以内;
C.6人以上/户的宅基地标准:150平方米以内。


类型A是社会化最高的,单人或最小规模家庭。空间呈现强烈的外向性。
类型C是社会化最低的,多代人的传统大家庭,空间呈现强烈的内向性。
类型B是A与C之间的过渡类型。

因此:类型A的空间规划是建立在邻里社区的基础之上; 类型C的空间规划是建立在共同体聚落社区的基础之上; 类型B的空间规划是在邻里与聚落之间的混合方式。


[3] 民乐村的基本情况

民乐村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土门镇东北部,紧邻西南和遵道两镇,共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20户,总人口1351人,面积2200亩,200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512”特大地震后,该村房屋倒塌率为92.8%,受灾人数100%,死亡人数27人,受灾严重。

【图表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

(二)重建与空间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1] 物理重建
⑴ 规划实施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