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直播】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总结会议

2012-3-1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26| 评论: 0

简介:中国建筑学会“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于3月16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 会议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国建筑创作方向”为主题,围绕建筑创作方向展开讨论。同时,会议期间还将隆重颁发建筑 ...

中国建筑学会“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于3月16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 会议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国建筑创作方向”为主题,围绕建筑创作方向展开讨论。同时,会议期间还将隆重颁发建筑创作大奖,其中颁发建筑创作优秀奖35个,建筑创作佳作奖52个,建筑教育奖3个,建筑教育特别奖9个。现在会议正式开始,来自全国的建筑界同仁共同讨论、制定出更加适应中国建筑和建筑文化发展的创作方针,为未来的建筑繁荣发展与创新铺路。

活动主题:中国建筑学会“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
活动时间:2012316日900——3月17日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作为全程媒体支持,将为您现场直播此次活动,并进行全程录制,欢迎建筑师们关注。
今天将为您图文直播“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总结大会
分组汇报:
杨晔:多数希望沿用原来老的六字方针
张桦:建筑评优不能为评而评
程志毅:评奖应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答记者问:
车书剑谈建筑创作形式和问题
张利谈中国建筑教育环境
邵韦平谈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播
薛明谈建筑师自身困境
祁斌谈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杨晔谈各大设计院与知名设计师如何更好合作
祁斌、徐宗威谈评奖能否有特别评定
张桦谈建筑创作的亲民
许世文谈绿色建筑的高成本话题
赵元超、魏春雨回答筑龙网提问
徐宗威谈建筑创作的传承与创新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大会有四项议程,第一项,由我们三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做讨论汇报;第二项,媒体互动,我们参加会议的很多嘉宾和媒体媒体,围绕会议主题做发言;第三项,双百活动的介绍,“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国际推介活动的相关事宜;第四项,大会总结。

现在请第一组汇报讨论的情况,杨晔先生!
【杨晔】: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把昨天第一分会场讨论的情况跟大家汇报一下,昨天我们组整个超过3小时的讨论,发言的同行24位,来自8个省市港澳地区。对于昨天主要的申报面的讨论问题,意见如下,一是关于创作方面的意见,归纳起来四个主要的观点,一是多数希望沿用原来老的六字方针,定为该方针是基本要求,不是评奖标准,50年代提出的建筑设计方针不是创作方针,当时提出来叫适用经济美观,总体来说大家赞成六字方针作为今后方针。
二是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传承和延续,有的发言者提出来在原有的六字方针基础上是否可以增加“持续”二字。三是提交会议讨论的三个备选方案中多数赞同以第一方案为基础。四是其他的观点,里面提到一些细节,比如是否能将原来六字方针美观改做文化,适宜经济文化,还有提出来十六只方针安全、适用、科技、美观。在确定方针讨论当中,也有发言者提出来建筑创作方针不是学会能够确定的,应该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向国家提出建议,形成我们创新方针。还有代表提出来希望创作方针不仅本行业所关注的,应该在全民当中大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关键看方针确定后的执行力如何,希望主流的设计院在方针确定后坚持,主流媒体应该宣传,建筑教育也要贯彻并服务于社会。
有代表提出来希望方针的文字简洁,有足够的内涵,认为方针不仅是基本要求,而且起到保障作用。虽然在我们组总结的时候提出来不同时期的方针应该有不同的内涵,要经得起历史考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或沿用原方针,用更加适宜的方式适应当代的变化,另外也强调了宣传工作很重要。
第二,关于双奖,建筑创作奖和青年建筑师奖的主要意见,归纳起来,希望获奖地位和等级权威性得到认可,具体的意见一是吸纳港澳台参加评选,扩大范围,非仅限于学会会员。二是评奖机制大众加精英的方式。三是推荐权下放到地方学会。四是对于创作奖的具体的评选条件文件当中提出来一些意见,比如希望评选标准增加社会影响力,比如第六条有关适宜技术作为评选标准之一,在目前看比较难控制。比如评选标准里头希望增加业主反馈,消防证明等等文件内容。比如希望在获奖项目的数量上要加以控制,认为这次提出来讨论稿数量偏多。节能的说法希望建议改成可持续,同时赞成新文件建筑青年建筑师的年龄放宽到45岁,从这一条对于青年建筑师奖的意见。另一个意见,希望允许获奖者不一定全面优秀,可有某些缺陷,但是重点突出即可。青年建筑师获奖名额,每次60名偏多,水平能够保证就可以,不赞成名额的扩大化。
讨论以上三个主要议题以后,大家发言当中着重强调了几点,其中有一点结合这一次十七届六中全会对于文化建设的呼应,希望我们在建筑创作领域应该建立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律,要明确建筑师自身责任,提升整体社会的建筑师地位。二是希望本土设计的发展,与境外事务所获得平等参与的权利。三是希望明确建筑的本质,坚持逻辑理性创作,特别在一些来自港澳的建筑师同行,对这点更加看中。四是提出来要重视研究对设计师院的推动。
对于双百活动的方案,有些代表提出来看法,主要的想法是目前是不建议采用“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和“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可重复性比较弱,希望能够加强其他方面的交流、推介来增强国内的设计院所和建筑师的影响力,不一定要通过双百的方案来推进。
我就汇报到这里。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