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台湾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展场设计概念图公布

2011-12-2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96| 评论: 0

摘要: 经过3个月的评选,台湾文建会于2011年12月5日公布2012年8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参展作品“地理启蒙”,将由策展人刘克峰与建筑师廖伟立、林友寒、廖明彬等人携手共同创作。 担任本次评审工作的建 ...


经过3个月的评选,台湾文建会于2011年12月5日公布2012年8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参展作品“地理启蒙”,将由策展人刘克峰与建筑师廖伟立、林友寒、廖明彬等人携手共同创作。

担任本次评审工作的建筑大师汉宝德表示,台湾已经连续七届参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今年的提案“地理启蒙”以文化地理学方式呈现台湾,虽然看起来相当抽象,但相信台湾团队有能力作出最好的呈现,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让世界各国的专业建筑师都能看见台湾杰出的表现。

“地理启蒙”是由廖伟立建筑师及林友寒建筑师负责设计。虽然两位建筑师的风格不同,但是在本次合作案中,两人基于对于台湾的情怀,以“线”为出发点,在各自专长的领域规画出极富特色的建筑设计。

由于实际展出场地为古迹级的威尼斯普里奇欧尼宫(Palazzo delle Prigioni),因此展览施作必须十分小心。负责策展的朝阳科技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刘克峰与两位建筑师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以瓦楞纸板作为本次展品素材,瓦楞纸的格线可以表现出地层的纹路,新型态的材料也可创造出新的可能。

台湾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都相当多元,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企图以人的“视线”与“北回归线”交缠作为主题,呈现台湾。廖伟立说:“我们提出地理启蒙,那我们用一条线这个状态在代表台湾不同的海拔,不同海拔它其实有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地理条件,那我们企图这样做一个回应。那林友寒先生也是用一条线,那一条线是人视觉的高度,那视觉的高度是用人的身体来回应我们室内的空间。”

展区以瓦楞纸为基础,透过两种不同操作手法,使空间感更为丰富,林友寒建筑师的展区,向下挖洞,使视线维持在1.5公尺高度所产生不同的居住空间;廖伟立建筑师则是透过堆叠,以1.5公尺为基准,每30公分代表海拔变化100公尺,层层加厚,时而凸出,时而凹陷,随着瓦楞纸的纹理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也带出台湾的多样风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