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邹德慈:城市没特色源于“不懂文化”

2011-9-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34| 评论: 0

简介:邹德慈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并没有受到切实关注。尤其是在城市设计方面,不从地区文化特点出发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引起高 ...

邹德慈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并没有受到切实关注。尤其是在城市设计方面,不从地区文化特点出发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邹德慈表示,“城市规划一定要注意文化的保护、历史的传承。”

“保护文化首先作好规划”

城市改造过程中历史遗址和旧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平庸的建筑、单调的街道、千篇一律的广场……“特色消失”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

邹德慈对此表示非常担忧。他认为,目前在城市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往往是“只注意形象,不重视精神”,这就会导致“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

“城市不仅是人们居住、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载体,同时也应满足人们审美、观赏等精神需求。”邹德慈说,“每座城市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地区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必须针对各个城市具体的特点来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不只针对城市而言。”邹德慈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方法、一门学科、一项工作,实际上覆盖的范围很广,对于村落、村庄的规划也可以用城市规划的方法来做。

在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的眼中,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他不希望没等认真阅读,它们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

同样,在邹德慈看来,对待古村落要像对待古董一样,因为它们记录了历史,有很高的保存保留价值。

与此同时,邹德慈表示:“要保护好古村落,就要作好规划设计,二者是一致的。城市规划要关注文化,规划对于文化保护是相当重要的,要保护好文化首先要作好规划。”

“认识是第一位的”

几十年来,邹德慈参加过很多规划设计项目,他发现其中比较容易犯的毛病是“对文化的重视不够”。“特别对于村落之类,以为没多大价值,遇到改造、兴建,往往有意无意地就破坏了一些历史遗址,这是常常会发生的。”

对此,邹德慈认为认识是第一位的。“如果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就可以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如果根本没认识或不认为保护是必需的,那么文化就很可能被破坏。”

而这需要几方面达成共识。邹德慈表示,政府是主导,首先要政府认识、重视;部门是执行,做好具体的工作;专家提出建议、意见,考虑具体保护措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开发者不要起到破坏作用。

“如何规划城市以后的发展,这才是规划的要义。”邹德慈认为,要认识城市,认识它的过去和现在,认识它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然后才能规划未来。

他反对凭主观意念来规划城市。“城市规划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技术科学,它是一门综合科学,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能随心所欲。”

如何能使一座城市凸显自身的文化特点?邹德慈认为,首先要保护利用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以延续地域历史文脉;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有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构建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最好充分调动一些非物质因素,突出城市的动人特色。

邹德慈  
城市规划专家, 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西省余江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