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台湾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台湾学生设计参数化教堂

2011-6-1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72| 评论: 0

摘要: 台湾学生刘建生利用现在流行的参数化设计设计了一个超现实的圣史蒂芬教堂,曾在201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 这是一个大教堂的设计项目,基地座落在奥地利维也纳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原址,为当地经 ...

台湾学生刘建生利用现在流行的参数化设计设计了一个超现实的圣史蒂芬教堂,曾在201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

这是一个大教堂的设计项目,基地座落在奥地利维也纳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原址,为当地经济商业宗教的核心。多元的区位的核心需要整合许多都市角度的社会性功能,新的大教堂设计将直接面对这复杂的功能性议题并提出另一种超越时代性的建筑形式作为面对当代建筑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本设计以形式操作的角度切入设计课题,过程除了在探讨建筑空间的信仰也包括说我对设计的信仰。

设计说明的开端我尝试和自己对话来界定我的信仰:“当我从地铁下了车,阳光穿过了层层的玫瑰玻璃地坪洒在我的身上。我找了个地铁站广场的角落,端了杯咖啡,倾耳聆听从楼上大教堂中传来的圣歌。走在大教堂的十字前堂,小心翼翼的踏着玻璃地坪,穿过刚欣赏完剧场刚要离开的人群,我想进到神的领域。我在中殿选了一个位置,阖上了眼,用平静的语气跟我的神分享着心里的自省,我的信仰,就是我的生活”

关于形式
圣史蒂芬教堂的结构线条已经是存在很强烈的美感。尝试对伟大建筑的敬意,我的开端始于延续原始空间结构的系统;我摘取了一座结构圆柱及尖拱,试着分析结构线条的变化及组成的逻辑。

-类型-
• 尖拱的部份:由原形式进行具有方向性的形变及装饰的语言。
• 圆柱的部份:在向上的结构线条上进行不规则扭曲。接着在上中下不同的地方植入空间,配合着加强结构密度及装饰的语汇及尺度的变换,成为应用于不同空间的建筑形式。由单体圆柱尖拱系统延伸出的类型变化,作为操作整体建筑的形式依据。选择一排梁柱系统进行初次的整合设计。

- 神圣性空间-
• 脱离- 基地大开口隔离人及神的居所,让两者地坪不再同一连续的平面上
• 具方向性的结构语言- 延续传统向上的结构语言加入扭曲的力量,让形体呈现无法预测方向性的感受,用以呈现神地位的崇高无法预测
• 玻璃楼板- 彩绘玻璃是传统教堂重要元素,将其转化为楼板,并以原始的十字平面作为大教堂的主要轴线设计。人们带着谨慎的心态行走在十字玻璃楼板。各不同使用空间也藉由玻璃楼板穿透,借以让所有不同使用空间能有视觉重叠的互相介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