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新疆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新疆乌鲁木齐BRT车站方案发布 征集意见

2011-6-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1| 评论: 0

摘要: 目前,新疆首府BRT车站造型方案出炉,其中1号线有两个车站造型方案,3号线有三个车站造型方案。乌鲁木齐市建委向社会征集市民意见,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3月30日,市建委通过多家媒体面向社会征集BRT站台建 ...

目前,新疆首府BRT车站造型方案出炉,其中1号线有两个车站造型方案,3号线有三个车站造型方案。乌鲁木齐市建委向社会征集市民意见,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3月30日,市建委通过多家媒体面向社会征集BRT站台建筑设计方案。4月20日,市建委邀请以建筑大师孙国城为首的自治区、我市在建筑方面知名的5位专家对征集方案进行了评选。共评选出5个入围方案。

今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工程1号线和3号线的建设。两条线路均采用在地面道路进行组织建设的形式,8月底试运行通车。

  

BRT1号线:

  1号线方案一:

  

  设计说明:以天山为设计寓意,变化的屋顶线条体现了巍峨的天际线,白色的材质象征着雪山的洁白无瑕,错落有致的斜撑构成了山体的脉络,造型独特、功能合理,将成为乌鲁木齐市一道崭新的城市风景线。   

  BRT1号线站台由于采用中央岛式站台,上下行车辆利用同一站台上下客,乘客不出站即可实现免费对向换乘。此外,车站大多结合道路交叉口设置,行人可通过信号灯控制经人行横道线过街,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此次设计的站台造型都为敞开式的站台,所以BRT站台安全门也采用半高形式。在列车没有到达站台的时候,安全门是关闭的,当列车进站停稳之后,安全门同时开启,紧接着列车车门开启,待乘客上车之后,列车车门随着安全门的闭合而闭合。

 1号线设计方案2(喀什路与北京路路口):

  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出行的人们提供庇护的场所。造型由一片片绿叶作为基本单元,为人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现代的材料结构在站台设计上得到充分体现。设计单位在设计车站方案时,同时考虑与不同路段道路环境、绿化条件等相协调,在几个关键节点都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方案,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1号线设计方案2将设置在喀什路与北京路路口,主要是考虑在老城区与城北新区之间能体现出一种过渡和衔接。

 BRT3号线:

  BRT3号线共设17对站台,新民东街以北为中央侧式站台,以南为路侧式站台,为2泊位和3泊位。站台长度分别为80米和65米,宽3米。

  BRT3号线由于新民东街以北车站为中央侧式,将保留现有常规公交停靠站,乘客通过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实现在BRT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新民东街以南常规公交与快速公交共用公交专用道,常规公交与快速公交就近可实现同方向换乘。3号线共设计了3个方案,方案2设置在家乐福站,方案3设置在大巴扎站,其他站点均采用方案1。

  方案一:

  设计说明:本方案为路中侧式站房。一侧采用弧线造型,体现了交通建筑的速度感与现代感,并设可开启的窗,在夏季加强站内的通风。站内设空调房两个,可在冬季和盛夏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站内端头设卫生间。由于BRT的网络辐射能力,在进口区设置拉幕式广告灯箱,增加站房的经济附加值。

  方案二(家乐福站):

  设计说明:乌鲁木齐自古就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与清雅高洁的建筑造型相得益彰。蓝绿色的纹饰象征沙漠绿洲。取意于乌鲁木齐市树大叶榆抽象而来的立面设计。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生机盎然。沿街侧的结构和图案巧妙组合为绿意盎然的新叶与甘甜的泉水,充满生命的张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