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新华埠特性 法拉盛百年剧院重建融入中国元素
将修复还原的剧院大堂。 建成后的剧院大堂模拟图。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一帘宽阔的玻璃帷幕外墙、一幢17层高的几何建筑将耸立于荒废25年的百年凯斯剧院现址,成为法拉盛市中心首个新式标志性建筑物。建筑设计师瓦格拉表示,列入国家历史古迹的剧院大厅,修复还原后将全面开放为公共空间,而其玻璃帷幕外墙更融入中国元素,让这个原西班牙风格建筑,彰显法拉盛“新华埠”的特性。 这项总投资达1亿6000万美元的开发案,楼高17层,共设有357个住宅单元、360个停车位及一老人中心。但设计者瓦格拉(Jay Valgora)表示,富有历史价值的凯斯剧院(RKO Keith)却是其方案的重心,瓦格拉找来了1929年的设计图则,以准确修复还原剧院大厅包括售票处、回旋楼梯及其天体剧院,并开放这个西班牙式的庭院给法拉盛所有人参观,用餐、喝咖啡及休憩,成为区内的公共空间。 具有历史价值的凯斯戏院最初是一个豪华戏院,及后改成歌舞表演场所,著名爵士歌星法兰克仙纳杜拉(Frank Sinatra)等巨星都曾经在此表演。 而凯斯剧院标志性的丝绒帷幕,启发了瓦格拉在建筑物加建一高40英尺、长80英尺的不规则玻璃幕墙,比拟历史设计的同时,也投射“剧院大厅本身就是舞台”的讯息,而玻璃的透明特质,让途经的路人清楚看见大堂内部,“像向大家说:欢迎内进,也更切合公共空间的意念”。 由于法拉盛华韩裔人口众多,为加入中国元素,瓦格拉赋予了玻璃幕墙不规则的弧度及线条。瓦格拉指,收集意见时很多华人认为该地段位处马路交叉口,在风水学上不利发展,因而空置了25年,他们为此曾向华人风水师傅取经,决定以弧度及线条阻挡并反射负面能量。 瓦格拉指,自己的太太是华人移民,因而经常与家人到法拉盛饮茶吃点心,从日常生活中了解中国文化。他认为,相比起曼哈顿的唐人街,“法拉盛是新华埠,反映了新华人移民的价值观,是一种新思维”,因此海外华埠旧有的中国建筑元素,如佛像或亚洲风格的色彩并不一定适用于法拉盛。 瓦格拉表示,很欣赏北京奥运的水立方及鸟巢等新式建筑,结合了中国特色与最新的科技, 因此也将之包含在设计中,并期待“将这些如水立方般的建筑本地化,放在法拉盛发展之内”。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