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及毛坯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质量管理流程: 每个项目都基本执行这个流程,但项目结果却大相径庭。 质量管理流程现状: 一、质量计划 1、施工组织设计无法指导现场施工;(写一套做一套)(技术盲区多) 2、质量目标不清晰;(差不多就可以) 3、对主体结构精度的认识不足; 4、对测量放线重视程度不足; 二、质量检查 缺乏质量检查的有效工具(尤其是主体结构的)。 三、工艺改进 比较安于现状,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一、主体结构质量管理(钢筋砼工程、砌筑工程) 钢筋砼工程质量现状: 1、施工组织设计缺乏指导性,技术措施与质量目标关联性不强; 2、模板工程在尺寸控制上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3、砼工程一次成功率低; 4、砼工程普通质量缺陷(漏振、漏浆、麻面等)系统性出现; 如何改变目前的质量现状?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专项方案,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 2、模板工程:模板图;集中加工模板;完善施工工艺,以上下口控制线作为主要的控制措施 3、砼工程普通质量缺陷(漏振、漏浆、麻面等)基本消除; 钢筋砼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模板工程(总价1/3;总用工量1/2); ①定位控制;②变形控制; ③板缝处理; 2、砼工程; ①标高控制;②振捣控制;
主体结构工艺流程:
测量-下口双控线-满堂脚手架-梁模板支设-板模板支设(上口控制线)-模板验收-墙柱模板底部找平-墙柱模板支设-墙柱模板根部封堵-吊模支设-模板验收 工艺流程大致一样,但每个工序控制要点的执行程度不同,将产生不一样的质量结果,导致不同项目出现不同的质量差异。 思考: 1、梁板模板安装前,水平标高引测到什么地方? 2、墙柱模板垂直度、平整度如何质检? 3、墙柱及梁模板上口、边模、吊模是怎样准确定位的? 4、平台模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的原因是什么? 5、模板缝隙及墙体根部未进行处理会带来哪些砼质量缺陷? 影响结构工程各项指标的主要原因: 强度:养护、砼质量、外界荷载; 表观质量:浇捣质量、模板质量、清洁、拆模时间; 墙柱垂直度:木方规格及强度、螺杆间距、顶撑系统、砼浇筑高度、外界荷载; 墙柱平整度:螺杆间距、木方规格及强度、外界荷载; 顶板表面平整度:支撑体系、起拱、木方规格及强度、外界荷载; 楼板厚度:支撑体系、起拱。
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做好交底,切实指导施工
模板工程控制要点: 测量:固定牢固的测点装置,足够的测点数量,标高复核; 下口双控线:墙柱模板外侧控制线,应全部引放; 满堂脚手架:间距、步距,剪刀撑,扫地杆;立杆距离墙柱梁板应在300-500mm范围;控制钢管悬臂端长度;(脚手架的刚度及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平台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 梁模板支设:梁侧板的定位、控制。利用水平尺检查梁侧板垂直度;每块梁侧板至少设置两道三角形翼板来固定;卷尺检查上口宽度; 平台模板支设:标高控制,墙柱上口定位控制。模板图;集中加工模板;依据上口控制线进行墙柱上口、边模、吊模定位;标准规格木方,扫平仪过程监控。 墙柱模板支设:模板图;标准木方;底部找平;500间距螺杆,第一排螺杆离地小于200,最上面一排螺杆小于500;砼支撑件(比墙体小2mm);利用上下口控制线进行墙柱定位;上层模板伸入下层结构;外墙总体垂直度控制线;板缝处理;根部砂浆封堵; 模板验收:脚手架稳定性;梁板标高;梁板尺寸检查;墙柱模板垂直度平整度检查(扫平仪);板缝检查; 过程全记录;
主体结构之测量放线: 1、墙柱梁板上下口控制线:影响建筑套方、墙柱垂直度、梁柱接口平整度; 2、主体结构外墙垂直度控制线:影响建筑物总体垂直度; 3、内控放线:影响测量放线精度; 测量放线使用效果将影响结构精度,测量放线图:
标准规格木方(效率高): 非标准规格木方(效率低): 规范铺设方法(精度高): 铺设欠规范(精度低): 下口控制线:保证墙柱模板下口定位准确,校对简单 上口控制线:有效控制墙柱模板及梁上口尺寸、建筑物周边尺寸,校对简单 结构工程技术图解:
u砌筑图纸深化(排砖图、细部构造节点图、测量放线图、水电定位图) 集中加工砌块(包括管线部位); 皮数杆设置; 反坎设置; 砌块规格尺寸控制; 灰缝8-12mm; 勾缝; 思考: 1、现场过梁是依据什么来放置? 2、加气砼砌块尺寸偏差为什么会比较大? 3、现场使用的非整块砌块一般的长度是多少?
砌筑工程技术图解:
依据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绘制砌块排列图 设计参数:加气块600×200×95,灰沙砖200×95×45;灰缝设计值10mm 墙1
墙2 1、关注砌筑消差能力,需要积累经验; 2、砌筑排砖图可以有效提高砌块的使用率; 3、砌筑排砖图可以降低高风险渗漏节点的出现。 4、砌筑质量与规范的符合度高,减少返工。 5、测量放线图是关键。
依据砌筑排砖图,设置皮数杆图: 皮数杆图:
2、结构上下口双线需要与砌筑双线进行关联; 3、结构期间,水电预留预埋利用结构上下口线进行定位控制; 4、目前的水电定位图纸缺少尺寸标注,需要深化
水电定位图:
二、装饰工程毛坯阶段质量管理 毛坯工程阶段主要指标: 表观质量类:砂浆层强度、空鼓、开裂、起砂、砂眼、抹子印;
尺寸类:门窗尺寸、窗边大小头、门垛长宽、烟道尺寸、水电定位。
地面水平度、地面平整度:灰饼数量不足、间距控制不当、水灰比控制、面层处理不到位;
上述指标均需在抹灰阶段解决,并直接决定了建筑尺寸精度。
抹灰工程工艺流程: 校对砌筑双线-贴饼-基层处理-(底层抹灰)-面层抹灰-自检-(养护)-收边-验收 建筑尺寸及质量控制要点: 抹灰阶段放线:门垛、门窗洞口、烟道等均预先设置尺寸控制线,依据尺寸控制线进行收边收口; 砌筑双线:距离墙边300mm;全部墙体均应设置; 贴饼:依据结构实测数据,确定抹灰厚度(10mm、15mm、20mm),利用扫平仪及双线,进行灰饼设置,每面墙体至少两个以上灰饼。形成放线记录图表。 基层处理:砼墙体部位界面剂处理; 抹灰:改性砂浆;砂子过筛;阴阳角抹刀处理阴阳角;自检; 门窗洞口等收边:依据砌筑双线在门窗洞口周边弹线进行洞口收边;形成收口放线记录图表。
抹灰工程贴饼工艺: 毛坯建筑图:
毛坯砌筑图: 贴饼工艺: 客厅出阳台墙面:
激光扫平仪贴饼示意图: 分析: 1、传统贴饼工艺无法完成门头、短墙、端墙等部位贴饼,饼与饼之间关联性强,一般四个为一组,无法单独贴某一个饼;无法控制与图纸的相对抹灰厚度及尺寸。 2、激光贴饼完全解决传统贴饼所带来的弊端;事前确定抹灰厚度,做到按图施工保证尺寸一致性,任意部位贴饼,简单、高效、准确。 更多 我来说两句 () 更多网友评论 »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