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脚下的公社,北京 一期工程已于2002年竣工, 全部工程将2010年竣工。即使还不能与伟大的长城相提并论,但是长城脚下的公社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北京公社由12幢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凝聚了12位亚洲最顶尖设计师的智慧。这个创意是由中国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和张欣夫妇提出的,他们提供每位是设计师100万美元的预算资金。日本设计师坂茂(Shigeru Ban)的作品是家具屋(Furniture House),他采用层压板技术制作出了模块式家具。坂茂曾经为“神户大地震”的难民设计了著名的“纸屋”(paper houses)。中国设计师张永和(Yung Ho Chang)的作品叫做土宅,这是一间呈分裂状的箱式房屋,如扇形般向外延伸。 长城脚下的公社包含21幢别墅,由德国豪华酒店集团凯宾斯基(Kempinski)负责运营。规划中的通向长城的公社私人通道将保持其原貌。  北京国际机场,北京 设计者:Foster & Partners,2007年底竣工。美国驻中国大使称中国将在2004年至2009年之间兴建108个机场,其中包括由Foster & Partners事务所设计的北京国际机场,这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场。北京国际机场定于2007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北京国际机场的造型类似扩大版的美国五角大楼,其建成后的占地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北京国际机场将成后第一年的运输量将达到43万人次,而2015年全部竣工后的运输量可达到55万人次。这也预示着北京国际机场将跻身于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机场。考虑到其规模与人流量, Foster & Partners事务所将这种点放在旅客体验上,比如说短距离过道等。 借鉴香港大屿山国际机场(Chek Lap Kok)的设计经验,北京国际机场的候机厅只有一个顶篷。为了帮助旅客区分不同的区域,机场的天窗将会越过墙面投射出不同阴影的黄色与红色灯光。设计师也考虑到了环保,环境控制体系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呈东南向安装的天窗也会减少阳光的照射从而降低候机厅的温度。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设计者:Kohn Pedersen Fox Architects,2008年竣工。101层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将在高楼林立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拔地而起。2008年竣工时,它将成为全球最高的建筑物。 建造摩天大楼的巨大挑战在于如何设计出能够抵御高空强风的建筑结构。设计师开创性地在大楼顶部截出一块矩形空心以减少风压。同时这也造就了全球最高的户外观景台——从100层楼高的地方远眺,会不会晕倒呢 ^)^  国家游泳中心,北京 设计师:PTW and Ove Arup,2008年竣工。国家游泳中心又名“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的主体育馆。游泳中心巧夺天工的外部造型是由一种轻质特富龙材料制成的面板所建造,由此便形成了一个类似温室的节能环境。太阳能将被用来给泳池加温,同时淋浴用水还将被二次过滤从而再次使用。 雨水也将被收集到地下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复杂的钢结构工程体系形成了游泳中心奇特的泡沫状外墙体结构,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两位物理学家为这一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独特的建筑构造能够抵御几乎所有的地震。  CCTV新大楼,北京 设计师:OMA/Ole Scheeren and Rem Koolhaas,2008年竣工。CCTV新大楼的设计颠覆了摩天大楼的概念。它打破了北京的建筑规范,所以需要专家审议小组的批准。CCTV新大楼不符合建筑力学的标准,它由两座倾斜的塔楼构成,上下两个端部呈90度弯曲并相互连接成一个环。 工程师的解决方法是建造一个斜向支撑的建筑管道。这一不规则的斜肋构架体系反映了管道表面的受力分布状况。这座由Rem Koolhaas和Ole Scheeren 设计,Ove Arup负责建造的大楼重新定义了摩天大楼的概念。  北京当代MOMA,北京 设计师:Steven Holl Architects,Li Hu,2005年12月28日动工,2008年竣工。北京当代MOMA占地160万平方英尺,其所拥有的700间公寓将满足2500人的住房需求。作为大型可持续发展住宅的模型,当代MOMA将建成全球首屈一指的地热温控系统。当代MOMA共有八幢建筑,一个贯穿每幢建筑二十楼的环形服务区(如咖啡馆、洗衣店等)将所有建筑相连接。双向水管系统将地下100米出的水抽上来,并在各层间巡回流通。 结果:这个水循环系统就像一个巨大的温度调节器,不需要空调就可以实现夏天降温冬天升温的效果。同时,每间公寓都将配备污水循环系统,北京的许多小型建筑已经开始使用这种系统,即将厨房与洗涤废水用于冲厕。  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上海东滩 设计者:Masterplan by Arup,一期工程于2010年竣工。崇明东滩生态城由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投资开发,定于2040年竣工,其规模相当于整个曼哈顿。建成后的东滩生态城将成为全球首座能够实现完全自己自足的国际都市。同曼哈顿一样,东滩生态城也坐落于一座岛屿上,即中国第三大岛屿崇明岛。长江边的东滩将会与上海一样繁荣。 东滩生态城的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的时候竣工,届时将有5万人成为生态城的居民。接下去五年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污水净化系统、垃圾管理与能源再生。东滩生态城将建成各种交通体系与上海相接连。 ![]() 奥林匹克体育馆,北京 设计师:Herzog & de Meuron,2008年竣工。体育馆的建设总是延续罗马大体育馆(Rome's Coliseum)的经典造型。然而,Herzog amp; de Meuron的设计师们却试图将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的设计。 这两位来自瑞士的设计师尝试将全场91000个观众置于自然通风的环境之中,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也可能由此成为全球最环保的体育馆。他们的理念是既不使体育馆完全封闭,又要让观众和运动员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