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何镜堂: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建筑创作实践

2014-11-26 23:1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98| 评论: 0

简介:  很荣幸有机会做一个发言,各位同行、各位建筑师,大家都知道,建筑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融的科学,建筑设计体现了科学的理性,与情感交融的属性。今天我想就这个题目选一个最普通的、很小的、充满人间情感的项目, ...

  很荣幸有机会做一个发言,各位同行、各位建筑师,大家都知道,建筑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融的科学,建筑设计体现了科学的理性,与情感交融的属性。今天我想就这个题目选一个最普通的、很小的、充满人间情感的项目,谈谈我是怎么形成的,跟大家做个交流,就是我的团队是怎么做这个工作的,也希望大家能够互相交流。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这是钱学森先生教导我们的话。从事建筑创作需要有非常好的创意的思维,也离不开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建筑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许来源于一个灵感迸发,但却体现了地域、文化、时代的和谐统一。需要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优选和整合,纵观世界上成功的建筑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理性与感性的交融。比如说悉尼歌剧院等等,这些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十年了,现在看起来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精品。在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精品,比如说苏州园林,比如说客家民居。

  同时,设计一个建筑好的作品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创作思想和理念,这也是当前中央一再强调的,解决当下中国实际问题的一个方向。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着重点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本土的文化,同时也基于对建筑本体、融合环境、彰显文化和永续发展等多维度的综合考虑,并创作出理性与感性、严谨与浪漫交融的建筑作品。我从大量的建筑创作中,特别对建筑基本属性的理解,和对和谐理念的传承,以及大量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创造设计要体现两观三性论,建筑要树立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设计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地域的特征,有文化的内涵,还有时代的风貌。

  我对建筑的理解,我觉得建筑是综合性的,是一个多元综合的,所有东西都影响建筑,从历史的、传统的、技术的、生态的、功能的、经济的、气候的、风俗的等等,无所不影响,每个都会对建筑有影响,都有他的想法。我把这些概念从三个方面理解,从地域方面理解,就是地域的环境,地域的文化。从文化性理解,就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包括建筑本身文化的体现,还有从我们的时代风貌方面去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关键不是孤立的看地域、看文化、看时代,关键是三者如何融合,一个好的作品必须是三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从两个维度去考虑,就是它的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观,形成我对建筑的理解就是两观三性论。在这个基础上,我从事了几十年的建筑创作的探索,这也是我们团队一直坚持的一个想法。所以如果用一个很简单的图来讲,就是“地域、文化、时代是基础”,把它提到一个的高度是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呈现两观三性论。

  两观三性论是建筑创作一个普遍性原则,两观三性论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现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不同而又协调的和谐统一观。两观三性论反映建筑专业的独特属性,建筑的双重性、综合性、多元性,需要建筑师从整体上去考虑、优选和融合,才能构成一个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有机统一体。我常常这样理解建筑,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找依据、挖掘创新点。建筑是一门科学,它有科学共同的一面,大家都要遵守科学的规律性,但是它又有它的不同性,这种不同点的挖掘就是你的创新点,你挖掘了这个点出来,你就会做出与众不同的,不会千城一面的建筑。在这个基础上,我从文化的层面去提升和深化,因为一个建筑最核心的就是它的文化,功能点很重要,这是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一个好的建筑,最终起作用的是它的文化。全世界留下来的好的精品都是它的文化影响,并且要做到与现代的科技和理念相结合,从空间的整体性和时序的延伸性去把握,创作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作品。这也是我几十年的追求,和我们团队从事建筑创作的一些基本理念。我觉得每个建筑师都有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特点,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创作方法。我认为这也是建筑创作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设计构思的一个方法。

  下面我想以一个很普通的例子,非常大众化的,只有5000多平方米的,非常充满人间情感的项目,来谈谈我是怎么形成一个作品的,希望跟大家有一个交流。我选择的是映秀震中纪念地这个建筑,这也是刚刚评下了各种一等奖的项目。

  首先这个项目可能很多人都去看过,面积不大,我先把这个基本情况介绍一下,谈谈这个项目的形成过程,项目的概况、定位,它是怎么形体生成的,它的空间序列与场所精神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它的结构、色调和材料等等。

  这个项目是四川映秀纪念馆,它只有5000多平方米,设计时间是地震之后,当时映秀请了好几位国际上有名的建筑大师参加,包括贝聿铭,还包括我们敬爱的吴良镛先生,我也有幸参加了这个项目。

  2008年5月12号14点28分,这是一个震撼人类心灵的时刻,汶川大地震。这个项目在争分夺妙的抢救阶段之后,灾区进入灾后重建阶段,映秀决定在原址重建。重建的映秀,它的纪念体系就成为影响规划和重建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当时是同济大学做的总体规划,在全镇系统组织相关的纪念性资源,建立一系列完善、有效、系统的纪念场所,帮助灾区重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地震纪念体系是映秀震后重建的重点项目,是一份关于地质灾害以及抗震救灾的精神档案,是未来映秀镇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之一。

  这是当时同济大学做的一个纪念体系,其中我们选址震中纪念地,就是图中这个红圈的地方。震中纪念地包括了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陵园三部分。这几个图大家去过现场的人都记忆犹新,这个陵园是当年5000多受难同胞埋葬的地方。

  下面讲讲我们是怎么考虑的。首先纪念什么?大地震是自然的突变,对生态自然、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轨迹的一个拐点,自然的破坏是自然的尺度,是不可抗拒的超人的力量,而只有大地的尺度和重量,才能真正表达出这种沉重而深刻、质朴和隽永的纪念。所以我把它定为是大地的纪念,而不仅仅是一个纪念馆。我们还要纪念地震中的人、事、物和精神。地震使无数同胞丧失了家园,痛失亲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的记忆,同时这场大地震也使我们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生命的尊严和坚强,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这些就像撒播在废墟中的生命的种子,带来无限未来的希望。

  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定为是记忆与希望工程,而不仅仅是记住这个事件。纪念的主题不应仅仅是灾难的惨痛的一面,更应该体现人性的坚强和光辉的一面,撒播希望的种子,以此纪念逝者、抚慰生者,正视这场灾难,积极面向未来。所以它既一个记忆,也是一个希望,既是一个地震,也体现了人性,既是死亡,也体现了生存,既是畏惧,也是无畏,既是破碎的,也体现了我们凝聚的力量,既是一种悲歌,也是一个赞歌。后来我们就把这个定位为地震中的人、市、和精神,它既是一个记忆,也是一个希望。

  如何纪念?作为纪念地,不仅是给参观者的,也是给当地居民的一个集体记忆和个人的情感。我们做纪念地不仅给别人参观,还要给当地的人看,他每天对着这样一个受难同胞的地方,他的心情是很沉痛的,我们如何让这些人看到未来、看到希望,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纪念呢?我觉得这不是一场颂扬胜利的战争,而是对人与自然的反思,这种反思应该体现非常平和、非常自然、非常静谧的。它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可读的,所以我们要组织好它的序列,要安排好它的场所、流线和节奏。

  下面谈谈它的形成是怎么形成的。首先场地的控制,因为这是一个山坡,我们形成了三条控制线,上面这一条面对当时地震的废墟。大家记得当时整个小学都没有了,只有一面国旗在那里,这是一条建筑轴线,第二条轴线,我们面对着震源,每个地方我们都有平台去腑瞰它,第三条主线是面对新盖的家园,就是新的映秀,所以这三条主线形成了一个震源,一个是新城镇、一个是废墟的互相辉映的关系。

  建筑的形式生成:以大地景观的手法,通过地面的切割、抬起,这个翘起的地方正好对着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另一边对着新城,这样延伸过去,形成最主要的建筑体量,再通过升起的广场向外延伸,形成朝向新城镇的崛起之势。整个建筑低俯与地形秘密结合,只再朝向映秀大道轴线露出一角,并有开阔的广场、平台遥望山下城市景观。三条主要轴线形成了一个不同的方向,翘起的部分就面向东面,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映秀的新城。这个建筑很平实、很普通,就是埋在山上的,跟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希望人跟自然和谐,建筑跟自然和谐的一个场景。

  大地景观。纪念馆以大地的形态嵌入环境,与大地形成统一、契合的关系,在朝向城市轴线的东面方向形成切面,架空形成外部空间。这是东边看到的景象,这是入口的部分。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这种意义对于这个重生的小镇尤为重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未来、希望。整个纪念馆和纪念广场朝东面就是这样一个象征的意义。这是远眺的一个场景,它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这是建筑跟山体的一种融合关系。

  下面谈谈空间序列与场所精神的营造。我们这个用地有大概5到15度的缓坡,在内部空间组织上,纪念馆以地震灾害展、灾后重建展和512启示展三大展区,从低到高分别放置在三个不同的标高上,与山体相契合。这三个展厅是完全不同的情景,我们通过四个园林把它进行承接,第一个是流水,进去之前,流水把人的心态静下来,进到这个流水厅,然后是一个地殇庭,去看地震灾难展,然后我们转到一个崛起厅,这里面有点树,最后我们通过一个希望庭。这是平面图,人从两个方向进来,开车的从上面进来,通过一个地震灾难厅,转下去往下看,然后再看负5米的厅,然后通过斜坡进来进入崛起庭,然后再到灾后重建,最后再进入到希望庭,通过这样的空间序列把它连接起来。所以先从地下看,再慢慢往上升。

  这几个庭的表现,第一个是流水庭,进去之前把人的心静下来,这是流水庭的一些情况。第二个是地殇庭,从这个图就可以看出来,这里面的设计,它是围绕这个庭走的过程,它有很多受难同胞象征性的东西在里面,把当时地震的情况表现出来,地殇庭是在最下面的。然后到了崛起庭,这里面就有一些生命了,我们就有一些树,还有阳光,最后就到了希望庭,它完全跟大自然结合,有树、有绿地。

  这个过程里面,我们通过内部展览空间与流线的精心设计,整个参观的流线以叙事的方式徐徐展开。把这个事件的过程以一种叙事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参观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随着展厅空间不同标高的变化,由下而上、情绪由凝重逐渐走向舒缓、理性、希望。从开始看到最后看起来,开始心情是沉重的,最后是有希望。庭院在封闭的展览流线中打开了与自然对话的窗口,为人们在参观过程中有节奏的与山体、天空、自然形成多次不同方式的对话,在对话中缅怀受难的同胞,平复心灵,思考未来。这里可以看到这些透光的院落。这是遥望大自然的一个图片。我们用的材料都是用的当地的黑砂岩,这是非常便宜的,是当地的原始材料。这是外面的一个平台的照片。

  下面我谈谈结构、色调与材质的问题。映秀重建规划对各建筑单体采用的抗震技术做了明确的指引,要求公共建筑需考虑所采用技术的展示。抗震技术在这里也展现了一部分,要普及地震的知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纪念地将建筑所用的抗震技术也作为展示内容之一,整个结构体系分为刚性和柔性两部分,中间以变形缝把它分开,刚性结构主要是靠近西面山体的部分,以抗震剪力墙为主要的抗震构件,柔性结构体系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并在跨中位置安装了8个阻尼减震器,暴露在展厅内。我们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靠山的部分是刚性的,前面是柔性的,中间有8个阻尼减震器,所以参观的过程也同时普及了地震的知识,让人家在这个过程里面了解到,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考虑,在地震区的建筑要特别注意抗震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表现整个场所气氛,我们的建筑外墙是两种,一种是素混凝土,远看的时候它就是一格一格的大纹路,细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木纹的细部,是非常俭朴的建筑。所有的内院和一部分外墙是采用当地的黑砂岩,所以整个建筑非常便宜,非常纯朴,是一个充满情怀的大众化的建筑。黑砂岩我们用的是8公分的石条,单面凿毛,看起来很有质感。这是室内的部分,也是用素混凝土建的。两种材料的对比也挺有意思的,细纹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和粗纹墙面相互映衬,形成了简洁、质朴的建筑格调,具有很好的表现力,与表现主题十分贴切,同时也解决了现场施工条件差、材料运输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下面我再谈一下关于灾难纪念性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提升纪念的主题定位。过去全世界搞了很多这种成功的纪念馆,比如说德国的犹太人纪念馆,还有以色列、美国华盛顿都有犹太人纪念馆,他们都非常注意再现灾难的情景,让人家感到震撼,震撼这是很需要的,但是我觉得我们还不够,还得提升,这既是一个记忆,又是一个希望,这是自然灾害引起的,但是有些是战争引起的灾难建筑,所以它既是一个战争,也是一个和平。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它是战争灾难,是以战争到和平来表现,就是人类共同要走向和平。地震是记忆,人类要看到希望,必须和自然和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同时还要有反思,最终走向和平。最近我们还加了一个胜利广场,正在紧张施工,明年7月份要做出来,是一个大型的纪念,将来也会成为一个体系。这座灾难性建筑完全契合当地的环境和地形,有一种场所感,形成一个系列的空间,它是一种叙事性的,让心情从沉重到反思、悼念,最后走向共同和平。所以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提升它的品位,不仅仅是一种灾难的表现。包括雕塑的处理,跟建筑的配合,都是非常注意的,最后走向和平。我们地震纪念馆是从记忆到希望的主题,整体要按照这样一个叙事的序列,把空间序列、情感融在这里面,最后你出来的时候这个感受就是可以看到希望。

  第二,组织叙事空间序列。按照事件的主题以及特点,进一步组织空间的序列和流线,层层展开,采用一种情结化的路径与场景设置,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完成不同空间环境的对话,从而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的对于灾难事件的认知与感受。比如说南京正好是这块地形,几百米长,组织了一条流线,从战争到灾难,最后进行一个反思,反思完了之后就走向和平,前面是没有生命的,后面是有树的,有水的。同样这个地震纪念馆也是这样进行一个叙事,有地震灾难厅、灾后重建厅和512警示录,通过5个园林的转接把它结合在一起。

  第三,强调场所精神的体现。我觉得这种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它是一种场所,一种情感的体现,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营造与事件主题相契合的整体性的空间场所和氛围,着重于参观者的心灵感受,激发观众的想象与共鸣,诠释体现事件主题的场所精神。比如说这个大屠杀纪念馆,你可以看到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它是把人的情感完全引入这里面去,走路的那个声音就是沙沙的声音,有一种呐喊的感觉,你可以看到人走的时候这个感情,没有一个人不受这种环境影响,这就是一个建筑应该具备的一种力量,每一个建筑它是根据具体的环境、具体的地域条件,具体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国情来搞的,不是说人家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这是进去之后的一个情景,是一个很简单的表现。这是看完万人坑出来之后的一个祭墙,这是非常肃穆的一种感觉,后面那个高的就是万人坑,像一个黑盒子。这是冥思,走的是一个很窄的桥,十几米长,两边是蜡烛,这是一种悼念,蜡烛在镜面的大理石里面反射,无限的延伸,就像有非常多人在这里悼念。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出现这个事件?就是因为中国当时不富强,受到人家欺凌,从而激发我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我们国家只有走向富强的道路,绝不会出现这种事件,走完这段十几米的墙,你会有这种感受。后面的墙上是李源潮写的一首纪念的诗。走出来之后是一种宁静的场所,可以坐下来休息。映秀地震纪念馆也是有类似的表现手法。

  第四,选择相应的建筑语言。在灾难纪念性建筑的创作过程中通过体型、空间、材料、机理、光线、色调、声音等方面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之前所确立的主题,凸显事件的文化内涵。一个好的创作,我们都一直在要求自己,往文化的高度去理解,最终通过文化来起作用。这个雕塑是一个家破人亡的景象展示,还有墙面的裂缝的处理,断刀的手法,还有材料的应用,都有很强的表现力。还有入口的一些处理,这是一滴水,一头一尾,前面有一个,后面结尾的时候有一个,就是一滴水,在一个十几米高的很窄的空间里面,有一滴水滴下来,其实那个水是一种声音,并没有真正的水,底下有一个光圈,每12秒钟滴一次,表示当年日本人平均每12秒钟屠杀了我们一个中国人。响的过程来面,墙面就有一个相亮了,就表示有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了,有一个很简单的意向表现,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大家牢牢记住这段历史。下面这一张图片是地震的纪念馆。

  以上就是我通过这个作品简单的介绍跟大家进行一些分享,谢谢大家。

收藏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