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响螺湾将建20栋商务楼 汉沽修建19条道路
2007年9月,位于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响螺湾商务区的中国五矿集团、浙江商会、秦皇岛市政府驻津办、中船重工集团、哈尔滨市驻津办、内蒙古奈伦集团、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驻津办等7个省市的项目率先破土动工。根据规划,2008年将推进响螺湾外省市商务区楼宇建设,2008年底,在建施工商务楼将达到20栋。 响螺湾商务区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的起步区,北依海河岸线,东沿海河与于家堡商务区毗邻,西至中环干道河南路,南抵主干公路津沽一线,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各省市及中央企业驻滨海新区办事机构及配套服务设施。拟建高层楼宇38栋,总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最高塔楼将达到300米;规划道路22条,累计全长19公里。 临港工业区 截至2007年底,塘沽临港工业区累计围海造地20平方公里,招商引资项目累计达到35个,协议投资总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渤海化工园、中化工蓝星、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2008年塘沽临港工业区全年新增围海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加快航道、码头、铁路、路网、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疏浚航道至5万吨级,启动2个10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建设,完成吞吐量500万吨以上。 中心路地道 中心路地道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箱体顶进工程,预计2008年上半年全面完工。中心路地道属于塘沽区中心城区路网系统重要工程,通车后将有效解决塘沽城区南北交通问题。 中心路地道项目南起营口道,北至京山道,下穿京山铁路,全长936.928米,其中地道长494.169米,总宽度25.4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 海河开启桥 根据塘沽区2008年工作要点,2008年将按期完成海河开启桥建设。 中心商务商业区跨海河开启桥投资额约2.6亿元,位于响螺湾与于家堡之间,西起坨场南道,跨过海河,东至永太路,与规划中央大街相接,是连接响螺湾地区与于家堡地区的重要过河通道。 该桥全长1066米,主桥设计为立转式钢结构悬臂梁结构,最大开启角度85度,桥下通航净宽度68米,非开启时净空大于7米,开启时净空大于27米,最高设计通航水位2.73米(大沽高程)。引桥岸上部分共设计17个桥墩,桥墩间隔30米,双向4车道;引桥水中部分共计8个桥墩,桥墩间隔40米,桥梁断面宽20米,车行道16米,双向4车道。从汉沽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了解到,总投资1.2亿元的汉沽长途客运站,将于2008年元旦后动工兴建。 据介绍,新建的汉沽长途客运站位于汉沽区新开北路以西,滨河路以东,天津商学院汉沽分院以北,汉沽烈士陵园以南,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分主站房和配套用房两部分。主站房为3层,用于候车、售票、购物等;配套用房为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达64.8米,用于会务、娱乐、健身、休息等。 据了解,汉沽区长途客运站建成后,旅客日平均发送量为1万人次,并且让旅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换乘。由于地处汉沽区中心地带,长途客运站还将成为汉沽区一景。 汉沽修建19条道路 从汉沽区建委了解到,2008年,汉沽区将修建19条区内外道路。 据了解,19条道路分别是:海滨大道汉沽段、中央大街汉沽段、112国道汉沽段、津汉快速路汉沽段、津宁高速汉沽段、塘汉路、津汉路改线、汉榆路、汉北路、东南半环、新汉南路、续建五经路、续建六经路、续建四纬路、一经路、五纬路、朝阳街、东风南路、滨河路。 新增供热40万平方米 2008年,本市汉沽区将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确保3000多户居民温暖过冬。 据介绍,计划投资1460万元,在河西供热站,新增一台20吨锅炉,用于茶淀中心镇热力供应;在大田镇、杨家泊镇建供热设施;在海商豪庭、荣达馨园、泰和新城、茶淀中心镇等住宅小区,新建4个换热站。 燃气用户达到3000户 2008年,本市汉沽区将全力做好天然气入户工作,使燃气补建、新增用户达到3000户。 据了解,汉沽区将投资4064万元,铺设和完善燃气管网,完成部分老居民区800多户的天然气入户工程。同时,向茶淀中心镇、海商豪庭、津滨亚都、聚英房产等新居民区2000多用户供气。 建设60万平方米经适房 随着老城区改造、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2008年,本市汉沽区将建设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竣工30万平方米。 年内,汉沽区将全面加大还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全区范围内计划开工建设项目6个,其中,四季花苑二期建设6万平方米;平阳里小区竣工9995平方米;水岸家园竣工60903平方米;正阳里建设26448平方米;茶淀示范镇计划建设26.66万平方米,竣工23.1万平方米;河西老城区改造,计划在四经路和五经路之间,一期建设还迁房21万平方米。 汉沽10亿元建数码广场 汉沽将建投资达10亿元的IT数码广场。 该项目由深圳宝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将建成集手机、电脑、数码产品为一体的中国北方最大的专业批发广场。大港加快港东新城建设 大港加快港东新城建设 加紧建设海景路、行政区周边道路,十三纬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完成雨污排管网3.2万米。启动港东新城一批公共设施建设。 李港铁路搬迁 新建李港铁路改道工程西起万家码头站,东至津板桥站,正线全长11.5公里,沿大港区与津南区交界延伸,与板港路并行。铁路采用全立交形式,一次性建成复线铁路,并预留电气化条件,取消与公路的平交道口,高架穿越津港公路、津歧公路、港塘路等。 推进老城区改造 完成港星里和七邻里等旧楼区整修,整修面积17.2万平方米。按照示范标准,建成兴华农贸市场。 完善交通体系 保证津汕高速大港段基本建成,津港高速公路加速建设,完成万象路改造、学府三路西延和葛万路一期改造工程,城区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 完善工业、民用污水处理 石化园区、开发区、港东新城三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建一批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角西、城区两座220KV变电站和大学城、海景路、港南、建国4座110KV变电站。 实施绿色屏障工程 建设南环路外侧生态走廊绿化,规划总绿化面积220万平方米,总投资1.76亿元。完善学府路绿地景观改造,栽植各类植物108万株,绿化改造面积13.5万平方米。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