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浙江美术馆工程实施的体会
摘要: 浙江美术馆(筹)基建办 1、各级重视、多方支持,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 实施中省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有关职能部门从推进重点工程和“五大百亿”工程的大局出发,给予了很 ...
1、各级重视、多方支持,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 实施中省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有关职能部门从推进重点工程和“五大百亿”工程的大局出发,给予了很大支持和配合。一年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地块拆迁和“七通一平”涉及国有、集体单位,居民、农民,部队、电力、通信等,情况复杂、难度大。省市有关领导非常关心,多次帮助协调推动,省军区、省发改委、财政厅、杭州市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急工程之所急,积极支持配合,在年底之前完成了有所拆迁任务,为工程连续施工创造了重要条件。 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是工程实施规范化的保障。 一是加强项目管理承包合同的完善和执行管理,进一步明确职权关系,更好地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投资控制各项措施;二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业主方、项目管理承包方、监理方、施工方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密切配合,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到位;三是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各项招标活动严格按《招投标法》和《美术馆工程决标规则》,在省重点工程招标办监督指导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开展,没有发生投诉或纠纷,确保择优招募工程建安和设备供应单位。四是加强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省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直拨制试点要求,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每笔拨款都按管理权限认真审核,在规范支出的前提下保障建设资金流顺畅。 3、积极探索、科学实施,是工程推进取得实效的动力。 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实施财政“直拨制”试点,在省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省里确定实施总体方向后,与有关职能部门深入研究、反复协调,明确了一系列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操作步骤,既有效地推进了美术馆工程建设,又为全省推开“代建制”、财政“直拨制”提供了经验。鉴于整体拆迁滞后,而局部场地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科学安排进度,合理组织施工,尽最大努力弥补工期延误,以减轻因之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