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农大 体育馆一馆多用
简介: 在 中国农业大学 东校区的中心位置上,一座刚落成的现代化体育馆吸引着过往人们的目光。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把奥运场馆建在高校,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 作为“好运北京”奥 ...
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中心位置上,一座刚落成的现代化体育馆吸引着过往人们的目光。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把奥运场馆建在高校,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 作为“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中第一个亮相的高校奥运场馆,8月21日,世界青年摔跤锦标赛在这里举行。 5年前,中国农业大学最早提出建设奥运场馆的要求时,有近100年历史的学校里,还没有一座体育馆。北京奥组委慎重考虑后,同意将这个奥运场馆从奥林匹克公园挪到中国农业大学。 这座体育馆赛后将完全服务于社区和学校。据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主体育馆在奥运比赛后可以改造成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的场地,甚至可以举办花样滑冰比赛和表演;而副馆已经事先规划在赛后改造成游泳馆。这样,整个体育馆既可以作为国家有关运动队的训练基地,也可以为学校及周边的企业、社区居民提供一处精良的健身场所,北京奥运会的高校奥运场馆将使更多的人受益。 细观整座体育馆就可以看出,设计者为赛后的改造做了精心准备。体育馆顶部共有300多个玻璃天窗,在正常天气条件下的非重要赛事,馆内不需要灯光照明和空调系统,开启天窗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不但极大地节省体育馆内日常运营成本,也为体育馆的双重定位提供了日常运行的保障。 陈章良说,高校奥运场馆的建设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奥运会场馆赛后使用。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