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国家体育馆掀起你的盖头来

2007-11-3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98| 评论: 0

简介:  “鸟巢”、“水立方”、“折扇”,这是人们对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形象的比喻。作为北京奥运会最受世界瞩目的3大新建场馆,它们造型奇特、风格迥异,成“品”字形分布,北京城的中轴线居中划过 ...
  “鸟巢”、“水立方”、“折扇”,这是人们对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形象的比喻。作为北京奥运会最受世界瞩目的3大新建场馆,它们造型奇特、风格迥异,成“品”字形分布,北京城的中轴线居中划过,从开工奠基的那天起,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人们心目中代表中国体育的地标性建筑。随着奥运会各对应项目测试赛的进行,3大场馆也将逐一亮相,将其面目展现于世。随着“好运北京”体操测试赛开场,国家体育馆终于率先掀起了它的盖头。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罗俊 摄影 巴乔

  数 据

  【场馆名称】

  国家体育馆

  

  【建设地点】

  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

  8.09(万平方米)

  

  【固定座位数】

  18000个

  

  【临时座位数】

  2000个

  

  【可容纳观众】

  1.8万人

  

  【赛时功能】

  竞技体操、蹦床、手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

  轮椅篮球

  

  【赛后功能】

  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将成为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

  

  【开工时间】

  2005.5.28

  

  【竣工时间】

  2007.11

  寒 路整理


  引语·评价

  “场馆挺好的,比较适应。就是灯光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了。”

  ——中国体操女队队长程菲在测试赛首日比赛后对场馆进行评价,她认为其在平衡木上的失误可能是对灯光太亮不适应而造成的。

  “这是明年奥运会的场馆,真的非常棒,很舒服。让我意外的是,现场有这么多观众。”

  ——意大利体操队队员马里克对首次投入使用的国家体育馆赞叹不已。

  “很现代化的比赛场地,既然是奥运场馆,应该都符合国际标准吧,这个肯定没问题的。就是得提醒后面的观众一声,少穿点衣服,这里面很热。哈哈。”

  ——某执票观众对体育馆最直观的评价。

  “总体来说挺好的,光线充足,能够满足我们拍片子的需要。”

  ——某摄影记者在进行完首日的拍摄后对影响其工作最重要的灯光问题表示满意。

  寒 路整理

  

  亮点·环保

  ——太阳能屋顶会发电、废钢渣回收再利用

  国家体育馆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太阳能的体育馆,因为它有一个会发电的屋顶。国家体育馆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功率为100千瓦,所发电量将并入北京电网。与独立运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比,这套设备不需要蓄电池储能装置,因此具有发电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安装在国家体育馆屋顶和南立面玻璃幕墙的太阳能发电板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体育馆地下车库提供照明,避开了白天电网的用电高峰。这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提供9.7万千瓦时电量,设计寿命为25年。与火力发电相比,这套设备在寿命期内可累计节约标准煤近1000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21吨和19吨。

  环保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太阳能的利用上,在体育馆建设之初,还回收利用了8万余吨废钢渣。原来,国家体育馆地下室埋深约8米,恰恰这块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会对场馆产生较大浮力。为解决这个问题,地基部分必须加重近10万吨的渣土。以往工程采用砂石、混凝土等材料进行配重回填,这就需要大量开采天然砂石料,不利于环境保护,也增加成本。经过多方研究,技术人员采用了以钢渣代替传统材料进行回填的方法。这些钢渣全部取材于首钢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多年、堆积如山的剩余渣土。


  亮点·便利

  ——下沉广场分开人流、黄金看台留给残疾人

  国家体育馆的建设也十分注重其功能性。国家体育馆由主体建筑和与之相连的热身馆以及室外环境组成,为了让观众与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在入场时不交叉,避免造成混乱,在国家体育馆的西侧和北侧,各设置了一个下沉式广场,运动员、媒体人员、贵宾等在比赛时都可以由此直接进入场馆。而在国家体育馆的东侧和南侧则设置了缓坡式观众聚散广场,观众可以从城市道路经聚散广场直接进入场馆的观众坐席,从而避免了其与运动员、媒体、贵宾和车辆的交叉。

  体育馆内观众席正北侧有一片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平台,堪称观看比赛的黄金位置,无论角度还是高度都无可挑剔,这里是专门为残疾人观众准备的轮椅看台。以往,残疾人观众在现场观看比赛时,需要借他人帮助换到座位上,再将轮椅收好放到旁边,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在国家体育馆,使用轮椅的残疾人朋友可以通过缓坡或者6部残疾人专用电梯直接来到轮椅看台。残疾观众可以坐在自己的轮椅上观看比赛。整个区域约可容纳120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


  回忆·开工

  国家体育馆工程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开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北京市市长、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王岐山等市领导参加了开工仪式。

  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原则,注重功能设计、环保设计和美感设计相结合,体现了功能第一、技术第一、满足比赛、遵守规范、节能环保、赛后利用的设计原则。

  国家体育馆的业主单位为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通过全球公开招标产生的项目法人单位,负责整个国家体育馆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的设计单位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是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亮点·外形

  ——折扇造型、“机器人”解决建筑难题

  由于比赛场馆和场馆对空间高度的要求不同,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这种造型的体育馆在世界上都比较少见。波浪造型也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相应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议中心,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

  波浪式造型的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虽然赋予了国家体育馆灵动之美,但也为施工带来了困难。国家体育馆钢屋架南北长144米,东西宽114米,整个体育馆钢屋架工程由14榀桁架组成,总用钢量达2800吨,钢屋架形状呈扇形波浪曲线,是目前国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双向张弦钢屋架结构体系。

  为了给国家体育馆屋顶架上钢屋架,施工技术人员首次采用了9个“机器人”进行的滑移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先对钢屋架在地面进行组装,然后把组装好的每部分钢屋架吊上屋顶进行拼装,并严格控制钢屋架焊接点位置。安装在钢屋架与轨道之间的9个“机器人”用一台电脑进行控制,统一编成行进程序,控制滑移的时间和行程。滑移过程中,“机器人”在液压作用下一张一弛,就好比蜗牛背着大贝壳行走一样,背着几百吨钢屋架行走到设定位置。

  亮点·利用

  ——最低10元体验“折扇”、赛后主打大型演出

  国家体育馆将承办奥运会时体操、蹦床、手球和轮椅篮球等4项比赛,这些比赛门票价格在50到300元不等。如果觉得奥运会期间门票不太好买,但又想一睹国家体育馆风采,完全可以在测试赛时买票观看。就拿现在正在进行的体操和蹦床测试赛来说,票价最低只要10元。奥运会过后,国家体育馆将成为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组织国际国内专业体育赛事和商业性大型体育、文艺表演活动,将成为该馆的主导功能。

  为了配合体育馆日后进行各种高档的文艺演出,体育馆屋面特意采用了9层多功能的金属复合材料,厚度达25厘米,用以解决大多数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屋面雨声噪音问题。目前,通过测试,即使在下大雨或暴雨的情况下,场馆内也基本听不到声音。此外,体育馆采用的中空LOW-E玻璃幕墙,具有保温、隔热、防紫外线等效果,保证场馆内人员不受外面气候影响,能正常进行比赛等活动。


  成长·四步曲

  指南·交通

  不论是奥运会期间,还是测试赛期间,体育场馆周边部分道路都实行交通管制,因此如果没有组委会特制的车证,要自驾车去体育馆会给车主带来不便。不过公众完全不用担心交通问题,地铁5号线以及多路公交车都可以使观众快捷顺利地到达比赛地。

  “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最快的交通方式可乘坐地铁5号线到大屯站,然后转乘组委会专门开通的好运北京公交车专线直达体育馆,15分钟一趟。预计奥运会期间也会开通类似的公交车专线。如果观众不方便乘坐地铁,还有多路公交车可以选择,其中乘坐839路、510路公交车,可以在北辰西桥北站下车,往北走约200米;乘坐628路、949路、419路、328路公交车到洼里南口站下车,此公交站位于国家体育馆西北方向约500米;乘坐运通113路、407路、386路、656路公交车到达北四环的北辰桥西站,下车步行约1公里抵达。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