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馆空间规划待改善 四方面不尽如人意
昨日,“好运北京”体操、蹦床国际邀请赛在国家体育馆开赛,这也是国家体育馆首次启用。做为国家体育馆全国最大室内体育场馆,内部灯光等设施均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但是在空间规划上仍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体育馆附近无标识 昨天早上,记者打车去国家体育馆,当车开到“水立方”时,司机犯难了,因为面前突然多出来一个隧道口,“之前从来没见过这个隧道。”而隧道口没有任何标识它是通往何方。旁边工地的工人指路道:“只要往前开,就能到国家体育馆。” 体育馆入口难找 顺着指示牌,记者终于来到了尘土飞扬的国家体育馆东门,却被拦在门外,原因是:这里是观众入口,媒体应该从西北门进。记者无奈沿着旁边在建的一幢建筑绕到西北门,又被一人高的铁栅栏挡住了去路。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应该从外面马路走才能绕到西北门。记者只能无奈折返,这时才注意到一位英国同行也走了岔路。在观众入口处,不少同行也开始往回走。到达西北门时,很多持票的观众也被告知要从东门进入。记者算了算,从到达场馆到进入场馆,足足用了45分钟。国家体育馆场地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北辰桥隧道刚刚建成,就在开赛前一天,甚至都还未通车。至于标识牌,他们已在拐弯角挂出,但隧道口的问题,他们倒没意识到。而对于场馆入口的问题,他们也表示这是出于工作的疏忽。 媒体看台需过5重门 从媒体通道进入场馆后,媒体工作间就在眼前。也许是因为首日开始运行,志愿者和场馆工作人员都显得有些忙乱。最大的问题就是找看台。在场馆内部,门和墙面被刷成灰色,而不知为何,标有“工作间”、“媒体看台楼梯”等字样的标识牌也是灰色,这样,不少记者找不到要去的房间的路。记者的同事还闹出站在“洗手间”的标志牌旁问志愿者洗手间在哪的笑话。 最让记者头疼的是,从工作间到媒体看台,除了要走过长长的两层楼梯,还需经过5道厚重的铁门。而混合采访区和新闻发布厅分在一、二层,如果记者想先从看台,赶去听完发布会,再去混合区的话,这5重门会耽误不少时间,稍微拖延就会耽误混合区的采访工作。场馆的媒体负责人解释道:“当初场馆建设的时候就是这样规划的,当时我们设置工作间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也可以说是当初没有考虑周全吧。门确实多了点。” 内场可买瓶装水 在过安检的时候,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都不允许带瓶装水进场,为的是避免有情绪激动的观众把水瓶砸进场内。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媒体工作间瓶装水是免费供应的,甚至可以带进媒体看台。在与现场一些观众交谈时,记者了解到,他们也可以在馆内的小卖部买到瓶装水或饮料,一个女孩讪笑着说:“不让带水有啥用,这买了水不是照样可以把瓶子往场里砸么?” 相关内容: 11月28日随着“好运北京”2007国际体操邀请赛正式开战,以“国家”二字命名的北京奥运会场馆也迎来了首次亮相。承担这次赛事的国家体育馆凭借浓厚的中国色彩和造型,首次开门纳客即赢来一片赞扬声。 同样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国家体育馆的名气却远远不如“鸟巢”和“水立方”,可是业主方一点不担心风头被抢。“尽管它的知名度低,但是国家体育馆同样不乏亮点”。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永山这样形容三大国字号场馆的特点:“鸟巢”特,“水立方”洋,国家体育馆正。 国家体育馆首次“亮相” 北京市民先睹为快 11月28日“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体操、蹦床邀请赛28日在此间国家体育馆开赛。这也是这个新建成的中国目前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首次投入使用。不少观众起了大早前来观看首日的比赛,除了想提前体验在北京奥运场馆观看比赛的气氛,也为借此机会参观毗邻的“鸟巢”、“水立方”等著名奥运建筑。 首日的体操预赛上午11时开始。不到10时,不少提前到达的观众就在国家体育馆、“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周围参观、拍照开了。兴高采烈的老人、年轻父母和孩子,让现场有一种节日般的喜庆气氛。 国家体育馆运行首日遭遇“小问题” 11月28日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国家体育馆28日迎来“好运北京”2007国际体操邀请赛,这是这座奥运场馆经历的首次大赛检验。然而,运行首日出现了一串“小问题”:灯罩爆裂、拍照时使用闪光灯、官网成绩公报不一致、成绩显示屏不易观看等。 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国家体育馆毗邻“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组成极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因此,首次开放的国家体育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记者,前来观看奥运建筑群的观众数量也十分可观。 国家体育馆“初试水”:运动员适应 观众感叹 11月28日国家体育馆28日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好运北京”2007国际体操邀请赛在此开赛。初次“试水”运行的国家体育馆也开始接受前来参赛的运动员和观赛的观众及采访媒体的检验。 刚刚参加完预赛的中国女队队长程菲认为,场馆很好,比较适应,虽然灯光有点问题,不过这只是测试赛,“可以发现和纠正问题”。她的队友江钰源表示,从练习场地到比赛馆比较方便,器械挺顺手。另一名中国选手周卓茹说:“我对这个场馆以及里面的设施感到很习惯。”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