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未来——“风水”该不该发扬光大
简介: 风水,也叫“堪舆”,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堪舆之术,这一在中国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在《辞海》中被定义为“旧中国的一种迷信”。称它为迷信,是因为“风水师”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但如今,曾被斥为 ...
风水,也叫“堪舆”,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堪舆之术,这一在中国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在《辞海》中被定义为“旧中国的一种迷信”。称它为迷信,是因为“风水师”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但如今,曾被斥为封建迷信的风水行业正在浮出水面,有人提出风水要“申遗”,有人要在大学里开办风水文化培训班……这一切的背后是蔚为壮观的风水产业发展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与博弈…… 风水的现代流行 “相宅相墓之法”在当下的流行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界大量注重提倡风水,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房地产开发到购房、室内装修,风水考虑已成为一个固定项目,风水师一般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现在房地产界最受欢迎的是香港的风水师,一般看一个楼盘甚至可以得到上百万的报酬…… 如今,很多墓地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商品房价格。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天价墓地,都将“风水好”作为推销的金字招牌…… “风水师”的现代式经营 鉴于风水市场无限广大,有人就想把风水当饭碗。但由于风水不在我国工商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于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文化咨询”、“规划设计”的名义通过工商局的登记后,那些隐居民间的风水先生们纷纷安营扎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探出头来…… 与市面上挂羊头卖狗肉的风水店铺相比,网络上的风水网站、风水论坛更堂而皇之。有些风水大师甚至开设了个人主页或是私人网站。这些风水论坛和网站的人气都很旺,会员多达上万人…… “风水文化”登上大雅之堂 风水在建筑学界一直争议颇大。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出了不少有关风水的书,其中包括博士论文和研究课题。2004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论坛。2005年,南京大学在全国首开“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拟定的培训课程有易学(风水的哲学基础)、建筑风水学、古天文学、建筑风水与环境等。培训的费用高达19680元。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可颁发“建筑风水文化执行官”证书…… 谁是现代“风水产业”的消费者 在传统乡村社会里,中国老百姓一直有风水情结。如今到了现代社会,“看风水”已经从农村文化转为中国城市中上阶层的一种时髦,风水师成为中国精英阶层的座上客。据风水业界人士介绍,目前风水公司接待的客户中,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的人群成为风水说的忠实拥趸,这其中既有政府官员、演艺人士、企业老总,也不乏大学教授…… 风水究竟是不是迷信 观点1 风水是一门科学,不是迷信 力挺风水的专家认为,风水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学。所谓的“建筑风水”,实际就是建筑与地理、生态、文化的交叉学科,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指导建筑规划,使其因地因时制宜的学问…… 观点2 风水90%以上的成分都是糟粕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加之从事风水行业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饭碗,故意把简单的学问附加上玄而又玄的色彩,使得原本科学的朴素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不得不披上了迷信的外衣。风水中90%以上都是糟粕,科学的成分很少,神秘的成分与糟粕分不清楚。科学的成分中主要是和环境有关的部分,如方向、风向等…… 观点3 风水中的糟粕和精华总是纠缠不清 风水和地理的关系很密切,与周易的关系也很密切。在周易文化中,存在着易学与占术这两种传统的历史分野。在风水的内容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除了源于巫术活动的迷信说法之外,还有与建筑、地理等实用学科相关的来自生活实践的经验内容。前者是糟粕和支流,后者才是精华和主流。不过,风水中的这两部分内容不像周易中的易学与占术的界限很早就泾渭分明,而是长期以来总是纠缠不清…… 风水是否需要发扬光大 不管是否有用,风水都是人类遗产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认为:所有文化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许多文化现象对当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环境变了,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因此不需要用同样的方式去适应环境。风水是我们认识彼时彼地人的生活方式的途径,是揭开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对待它们的科学态度是解读它,认识它,并通过它来探索未知,而不是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它。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是很危险的…… 撇除糟粕,风水还算个实用技术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风水只是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一项实用技术,他们未必懂得堪舆,他们主观地感知风水。一间青山绿水之中通风敞亮房子要比喧嚣市区中阴暗潮湿的房子适于居住,这是谁都能判断出来的。撇除附会在其上的糟粕,风水是一项充满人性关怀的实用技术,以它来规划设计人类的居住环境,人们会在其中生活得更加舒爽畅快...... 风水正名背后的文化博弈 历史上,就风水问题民众与政府一直就存在着博弈。风水信仰、习俗就一直在官方文化(作为道德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制度化的宗教形态)与民间文化(源于实用功利主义的文化巫术、非制度化的民间信仰形态)之间隐秘地游离着。 冲突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在农村风水会引起宗族、家族之间的冲突,在城市,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乡村生活方式,以风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会对城市文化发生对抗,对抗的结果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现代风水热的背后 风水之争裹挟了太多“泡沫” 风水问题在中国之所以复杂,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泡沫太多:利益的泡沫、学术的泡沫、炒作的泡沫、讨论的泡沫。这些东西根本无益于风水问题的认真探讨,只会加重问题求解的难度。事实上,很多难点和争议的形成,正是“伪风水”、“伪讨论”泛滥成灾的结果。有人打着风水文化的旗号装神弄鬼、招摇撞骗,有人借辱骂风水把自己打扮成“反伪斗士”,有人炒作“风水新闻题材”哗众取宠 …… 风水流行背后:当代社会人们的焦虑 有专家说,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不稳定,人们整天都要面对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意志力薄弱的人可能很容易就相信那些不确定的东西。还有些人对自己的前途并不是非常自信,时刻担心自己已经到手的财富地位会泡汤,就有一种焦虑感。“风水文化”容易让他们产生自我安慰和自我期待的心理,这也是风水流行的原因之一…… 警惕借“风水”损害公共利益 政府官员和国企老总用公款请“风水师”看风水有损公共利益。现在不少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每换一次老总就要更改一次办公室的布局,甚至对整个部门的建筑大动干戈,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一些风水师为此专门成立皮包公司,就是为了让这些官员可以用公款支付入账…… 在农村,由风水引起的家族、宗族冲突经常发生,政府对这些事往往无从着手…… 结语: 现代风水流行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它的信仰者的市场有多大。因此,不妨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全民科普教育上,而不是召开研讨会去证明风水到底是不是迷信。毕竟,当科学知识越来越充实和先进时,公众会自己做出选择。 相关:【博客】鲁迅故居风水考 发布广告;展会信息;招标信息;建材信息;企业宣传等,请点击【联系】或加QQ:253916447,增加时,请注明信息分布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