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十五” 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

2001-8-23 08: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96|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二、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根据“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发展战略,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机遇,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我国 ...

  二、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与基本原则根据“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发展战略,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机遇,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十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以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和素质为目标,立足国情,把高技术提升现有产业放在首位,强化产业竞争力;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在局部实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培育创新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十五”期间,发展高技术产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确定主要任务的原则高技术产业要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因素。
  要加快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适应需求,占领市场,扩大规模,提高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和素质;要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的渗透、扩散作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开拓、竞争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2、坚持采取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则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国家发展目标、产业特点及市场结构的不同,在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发展主体和产业组织形式。在总体上采取以国际化、市场化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来发展高技术产业。
  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核心技术领域,要以自主创新产业化为主发展;在国际上尚未产业化、而我国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领域,应以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这些领域要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集中必要的资源,力求突破。
  在技术和市场已高度国际化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要以扩大产业规模为目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利用国内外市场融合这一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要引导跨国公司不断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档次,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在我国有相对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向海外投资,开发国际资源,占领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跨国企业的成长。
  在技术创新活跃、投资规模较小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机制灵活、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创新动力强的特点,为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培育新的发展基础。
  3、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增强市场竞争机制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要素的配置作用。同时,在一些战略性、公益性领域,要注意发挥政府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十五”期间,要加大对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投入,保持重要领域中的持续创新能力,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需要。同时,要继续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引进。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加强集成创新,博采众长,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体系。
  5、坚持军民结合的原则要加强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军民两种资源、两支力量,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军民两线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要把与国防建设相关的高技术产业化放在重要地位,促进民用高技术为国防建设服务。
  (二)发展目标“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关联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到2005年,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约4%左右提高到6%左右;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约9%左右提高到16%左右;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目前的约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
  ——“十五”期间,在软件、通讯设备、数字电子产品、生物医药、生物芯片等新兴产业领域,要力争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平、拥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产业群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机械、纺织、石化、冶金、能源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大用高技术进行改造的力度,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成为重要的机电产品供应基地之一;初步形成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
  ——“十五”期间,要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竞争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大型高技术企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十五”期间,要形成若干专业化分工、各具特色、具有一定产业集聚度的高技术产业基地,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实现高速发展,自主开发能力显著增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三、主要任务与重大工程、重点专项
  (一)主要任务
^^^^1、保持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十五”期间,要努力提高现有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建设十二大高技术工程,加速发展20个战略性重点领域,支持各行业发展高技术产品,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促进金融、贸易、交通运输管理等重点领域和一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2、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十五”期间,要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农业方面,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的改善及动植物品种的改良。基础工业方面,能源工业要围绕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以能源多元化发展为核心加快相关技术的产业化;交通运输业要以高速化、信息化技术为核心推动综合高速运输体系的发展;原材料工业要加快节能降耗技术和先进工艺技术的产业化。装备工业方面,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提高装备工业的整体设计、制造水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抓好重大装备的自主化,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在轻工纺织等一般加工业方面,要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新产品、新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在服务业方面,以推广应用网络技术为核心加快服务业的现代化。
  3、促进大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现代生产组织体系“十五”期间,要加强政策导向,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的转移,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高技术企业,初步建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中小高技术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格局。要注重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型高技术企业;要鼓励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转制后的开发研究型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培育一大批机制灵活、专业分工明确、具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要以体制创新为先导,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大力培育研究开发和营销服务在内、加工生产在外的新型高技术企业,逐步形成现代生产组织体系。
  (未完待续)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