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业界专家和建筑设计师谈未来住宅

2001-8-23 08: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16|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住宅,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能提供什么样的住宅,一直是推动住宅市场向前走的两个轮子,只有供求一致时,市场才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的预热、发展,尤其在申奥成功和 ...

  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住宅,建筑设计师和开发商能提供什么样的住宅,一直是推动住宅市场向前走的两个轮子,只有供求一致时,市场才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的预热、发展,尤其在申奥成功和临近入世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即在初步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后,如何提供更舒适、更环保、更科技的新一代住宅,这将成为业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1、未来住宅应是绿色住宅
  建设部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总建筑师开彦先生认为,未来住宅应是绿色住宅,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一是绿色。绿色主要针对用户的健康而言,讲的是对用户生理、心理的健康,做到安全、卫生和舒适;生态方面主要是指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利用。这两方面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以人为本科技为先
  绿色住宅从用户本身的需求去考虑,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的环境。绿色住宅的技术指标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空气环境、绿色建材、绿化环境及废弃物处置等对人与自然有影响的综合因素,而不只是绿化。
  绿色住宅标准要与世界接轨
  据开彦先生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制定一个关于健康住宅的条例。这个条例把有关绿色住宅的概念具体化了,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九条健康标准,对住房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指标。
  2、建筑师应亲自作调查
  金田建筑设计公司的著名建筑师黄汇女士认为,要使住房更符合人文要求,建筑师最好亲自去调查。她说,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住房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因此要不断地做调查。这个调查分为两种,一是看看消费者需求什么样的房子;一是看看消费者对房子设计的反馈意见。只有把握住户心理,所设计的房子才会有市场。
  要把整个北京保护好
  “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我有一个担心,不要因为举办奥运会,而把古都风貌给毁了!虽说举办奥运会是第一位的,但把完整的古都风貌呈现给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从现在起,我们在建设新北京时,一定要从规划上把古都保护好。”
  3、关注平民住宅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顾问叶耀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几年,在住宅设计中照搬和浮躁之风盛行。策划理念贵族化,套型设计大型化,室内装修宾馆化,小区庭院公园化,住宅风格美式化、欧陆化,住宅小区“e化”等倾向随处可见。Townhouse、SOHO、数字住宅以及请外国名家设计都成为炒作的“卖点”。以至于有人说:“现在不是为没有房子的人盖房子,而是为有房子的人盖房子。”
  设计符合中国情结的房子
  国内在住房设计上,时兴刮欧美风,房子设计照搬外国。叶先生指出:“住宅要适合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当地气候、人文传统等具体情况,不要以为凡是外国进来的都是好的。比如说SOHO、Townhouse,它们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并不是照搬过来就行了。尤其是SOHO,小孩子怎么住呢?我以为它就不适合作第一住宅,只适作第二住宅,是有钱人的住宅。”叶先生提倡要建符合中国国情、有地方特色的适合老百姓居住的房子。
  在谈到绿色住宅时,叶先生说当然我们要建绿色健康的住宅,但不要以为采用材料越新、科技含量越高就一定是绿色住宅。其实更应该考虑人文关怀、人住进去的舒适度、自由度,还要考虑少耗费能源及使用之后能否回归自然。
  好房子由住户评
  叶先生认为,评价房子的好坏,谁说了算?不是开发商,也不是设计师,而是住户。只有住户满意了,才能说它是合适的。专家也应听取住户的意见,让老百姓打分,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来设计和不断改进房子的品质。一位知名建筑师曾对美国37个住宅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与住户满意度有关的因素有18个,包括住宅密度和拥挤程度、安全、防卫感、美观、住宅所在地设施、居住和谐方便、舒适感、个人自由和私密性、住户个性、住户将来的愿望等方面。
  为了提高住宅及居住水准,使平民百姓能住上“适当”的住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最低住宅及居住标准,台湾在1986年就开始研究制定。叶先生希望国内早些出台这个规定,给开发商一个标准,也让老百姓能住上较适用的房子。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