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今天正式启动该市第一座新城的建设项目。这个中等城市规模的新城位于中心城区之外的西南郊松江。这表明上海已经结束了中心城区盲目向外延伸的“摊大饼”式城市发展形态,转而加速构筑具备国际现代化城市特征的新型城镇体系。 新城是上海历史上全新的城市形态。率先启动建设的松江新城,位于上海三大城市发展轴之一的沪杭城市发展轴的轴心,北邻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目标是形成中等规模的文化旅游型园林城市。规划中预备用五年时间先期开发36平方公里面积,形成30万居民的人口规模。最终的城市规模将达60平方公里,拥有50万人口。 在新城规划的国际招标中,英、法、意大利等国多家国际规划设计公司中标,提供了当今世界较为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并与千年古城松江固有的东方城镇古韵结合,确立了松江新城总体建设规划。新城中有一面积为22.4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将最先完成,以代表新城的整体风貌:以中央绿带为轴,北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城,南是松江政治文化中心,西有一平方公里的欧陆特色风貌住宅区,东为生态景观河道。同时“整旧如旧”,恢复、修缮、保护庙前街、长桥街等明清商业街。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良宇说,新城总体规划要经得起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检验。上海中心城区在历史发展中留下的难以解决的城市痼疾,比如停车难、交通换乘难等问题,应该在新城得以弥补,停车库、轨道交通枢纽站点要精心设计。尤其是生态环境,新城要大大优于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必须在46%以上,住宅决不能太密,高度也将严格控制。城市信息化功能也将全面具备,建成覆盖全城的IP、ATM宽带网和高标准供电系统。 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说,新城开发模式的创新将是至关重要的。据悉,一个由多方投资组成的开发主体已经成立,将采取开放式投融资机制吸收开发资金和开发力量,不论国内国外,无论所有制形式,无论股东大小,各类资本都可参与新城开发,只要具体开发项目规划与新城总体规划相衔接即可。 专家同时提醒,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开发成功之后,最终建成新的中等规模城市的关键是人口导入。吸引的新居民一是城市化的农村人口;一是郊区化的城市居民;一是国内外新移民。而要完成人口导入,强大的产业支撑又是不可或缺的。松江新城周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市级工业区等组成的40平方公里产业带,将是新城产业开发的支柱。 在过去的十年中,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在中心城区,郊区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城市整体功能效应的发挥。同时上海中心城区不断无序向外扩展,不断形成难以管理的城乡结合部,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 为了推动上海城市布局合理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增强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决心用二十年时间建成多层次的现代化城市体系,由特大型中心城区、中等规模城市、中心集镇和一般集镇组成一个城镇群,不同层次城市形态之间由递度分布的产业和便捷的大容量交通网络联结。欲达成这一目标,上海将在郊区建设11个新城和22个左右的中心镇。此前,上海已在西北郊嘉定安亭启动建设第一座中心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