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美国商会(TheAmericanCham-berofCommence,People'sRepublicofChina)公布的2001白皮书《美国企业在中国》,收录了美国商会685家会员和1550名个人会员在中国经商的感觉和所关心的问题,还包括了对建材业在内的特定行业的相关建议。了解一下美国商人眼中的中国建筑建材业,对于行业的发展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中国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在一场持续的建筑热潮中繁荣兴旺。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建筑业投资,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由于中国城市人口在15年有可能翻番,因此城镇建筑热还将持续下去。 虽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建筑建材业,但政府高层公开承认建筑业是支柱行业中最落后和最受制约的。虽然政府已采取不少措施来提高建筑质量,改进政府项目招投标程序和透明度,但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尽管中国被认为是世界第三大建筑市场,但国际上对中国的建筑风险评估较差。 基础设施投资是中国“九五”和“十五”的计划重点之一,尤其是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石油和天然气设施。住宅建设一般占中国总建设量的一半。根据建设部统计数字,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住宅建设一项就达38亿平方米,预计1999~2010年还将有33.5亿平方米面积住宅竣工。农村地区住宅建设面积大致是城镇面积的一倍。 按揭美国商会建议中国政府利用“入世”后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金融服务和保险公司,加速建构二级按揭市场,这个市场将鼓励按揭公司向受政府支持的按揭基金出售长期住房按揭。只要政府出面制定严格的基本规则来规范按揭的操作,中国就可以实现下列目标: ———更长的按揭期能使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从而加速住宅投资。 ———住宅质量将大大提高。因为向长期按揭基金出售按揭贷款,将要求制定房地产业的一些起码标准,如禁止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以及保温隔热、防渗漏标准等。 ———二级按揭市场将有效地引导投资向农村地区分流。农村地区人均住宅投资仍远远低于城镇地区。只要原始借贷商符合标准,市场对城镇和农村住宅将一视同仁。农村地区借贷机构发放的按揭贷款可以转售。这样农村地区的原始借贷商可以补充他们现有资金,再向买房人和建筑商提供按揭。 具体问题中国承诺的“入世”条款中有不少都将惠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比如分销和市场准入条款。然而,中国的“入世”协议很少提及建筑业特有的、能使中国建筑业立即出现起色的开放措施。为了利用好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公共资源并满足非国有工业的发展需要,中国必须在设计、材料、承包和相关服务中采用国际标准。 以下是白皮书介绍的在中国的外国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和建材生产商面临的一些与建材有关的主要问题。 一般性问题中国需要制定留置权法以保护设计师、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的权利,使他们免受不付款的损失。没有留置权法,服务提供商和材料供应商就无法合理地向在建项目提供信贷。这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是“三角债”。有的政府项目要求本地承包商提供信贷。承包商忽视质量,选用初期付款少的材料和工艺,并拖延向材料生产厂家付款。其结果:几十亿美元投资项目,而使用寿命却仅有10~15年。 本地市政当局和公用设施部门(电力、防火和其他部门)常常利用其垄断地位强迫建筑商使用其关系户或受其照顾的供应商的材料。 建筑设计与施工建筑设计和施工企业在其设计中不能指定产品,使承包商得以不经设计师或业主书面同意使用质差的材料,其结果是建筑质量相应地下降。 应禁止设计所和承包商通过设计指定产品。由于规定的设计费过低,设计师们常常通过其它渠道补偿报酬。 建筑材料目前建材产品的生产和营销面临一系列障碍,主要是地方硬性规定产品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极具主观性,测试程序不予公开或不透明(参阅本书《安全和质量标准》一章)。因此,业主、开发商、设计师和承包商的产品选择范围十分有限,常常只能使用一些不符合业主要求或设计规格的产品。这不利于建筑业的进步。 中国颁布的建材标准和规范跟不上国内外产品革新的步伐,设计师无法指定新型或改良型建材,从而降低了建筑标准。 一般性建议明确并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快建立二级按揭市场;制定并实施留置权法,保护设计师、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及时回收应收款的权利。制定并实施国家和市政项目融资和付款政策的合理标准。禁止地方当局和权力部门使用强制手段推销其关系户或受照顾企业生产的建材,惩处不规范行为。 建筑设计允许建筑设计公司指定材料和生产商作为建筑标准,从而减少设计和建筑风险,提高建筑质量。 制定并实施建筑设计公司和承包商及其雇员和代理商之间处理利益冲突的指导原则。这些法规和原则应该禁止设计公司、承包商及其雇员和代理商通过指定或推荐建材而索取或接受好处,还应要求他们在发生利益冲突时用书面形式通知其他相关各方,禁止材料供应商提供好处,并对违法者制定明确的惩处标准。 建材采纳“一旦认证,全球通用”的对等原则,即允许符合国际公认建材性能标准的产品和工艺在中国也能被接受。取消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认证规定。 用基于设计的性能标准代替硬性规定的建材标准。要求职业设计师、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负责保证设计规格得到遵守,其营业风险得到适当承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