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中国开发区在"入世"之后寻求新定位

2001-8-3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40|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被誉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命运如何?权威人士认为,它们将通过寻求新定位率先参与国际竞争,再度推动中国经济向高层次发展。   经济界人士指出,“入世”以后,虽然 ...

  被誉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命运如何?权威人士认为,它们将通过寻求新定位率先参与国际竞争,再度推动中国经济向高层次发展。
  经济界人士指出,“入世”以后,虽然国家给予开发区的各种优惠政策会因为国民待遇原则的普遍引入而逐步引退,但开发区在过去十几年中形成的综合实力已使它们具备了从带头发展到带动其它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推动中国在十到二十年里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马秀红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不到万分之零点五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百分之二的经济总量。'入世'将使开发区获得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一九八四年以来,中国共设立了四十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率先挣脱计划经济束缚,依托创新体制和国家特殊优惠政策,成为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这些开发区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二十八点六五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六点二二,是全国实际利用外资增幅的两倍;同期完成工业总产值两千七百四十八点三八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九八,比全国工业产值增幅高百分之十五点八八。
  开发区还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突破,加速实现了产业升级,去年,仅信息产业的产值就达一万亿元,产生附加值近三千亿元。专家认为,开发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排头兵。
  经济学家张燕生博士说,近两年来,发达国家开始将知识密集型、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际、国内两个梯度转移最热点的地区之一。
  大批跨国公司纷纷在开发区设立机构。将亚太地区制造基地建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德国SEW传动设备(天津)公司总经理麦天成说:“开发区投资环境之好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专家认为,开发区是中国最早接触市场经济、最早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地区,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它们率先加入全球经济竞争,将为中国全面应对“入世”挑战提供经验。
  “'入世'以后,国家级开发区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吸引外资,换取外汇。它们将发挥区域竞争力优势,带动中国企业同国际接轨,促进产业和技术扩散,帮助国内企业迅速成长为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企业,”张燕生说。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曙光认为,开发区目前实际上已从依托政策优势变为依靠综合环境优势,今后它们的命运系于它们能否遵守国际规则,率先搭建现代服务的平台,实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动。
  目前,中国的开发区大都把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放在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注重技术和管理创新。一些开发区已开始搭建第三产业的服务平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引进二十二家金融机构,为开发区提供了上百亿元人民币的运作资金。
  据了解,中国今年还将在中西部设立新的国家级开发区,使开发区的总数达到四十八个。
  “开发区的生命力不是十年,我看至少是四五十年,”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赵云栋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