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南岸一座纪念三国名将张飞的古老庙宇将在七百天内被搬迁到上游三十公里处,为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让路。 三峡水库蓄水后这座在长江南岸依山而建的古庙将被淹没水中,专家为“张飞”选择了一处海拔高度两百米的“新家”,为此,政府投入了四千五百万元人民币的专款。 张飞庙新址依然在长江南岸,与新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搬迁规划的主要设计者、清华大学古建筑专家吕舟说:“我们将努力使这一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遗产得到长期保存。” 文物专家们将采用现代工程技术对新址的地形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尽可能接近张飞庙原有地形,部分古树也将一同搬迁。专家们还将采用现代防护技术对张飞庙的建筑构件进行防腐、防虫和防火处理,并用传统技术对建筑进行修补、加固。 千百年来,张飞是中国妇孺皆知的忠义勇猛之士,他的形象在中国各种地方戏曲中频频出现。张飞庙相传始建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蜀汉末年,但现在可以找到的表明其历史的最早实物为一块宋代石碑。 庙中一条醒目的水位线记录了公元一千八百七十年的一次特大洪水,水位涨到一百五十点三五米,是长江水位记载中最高的一次。古庙在这次洪水中几乎被毁坏。 现存的张飞庙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补建,建筑与山石、古木浑然一体,石径苍苔间,清泉叮咚,幽深静谧,古朴自然。庙中保存了汉唐至近代的字画、石刻约三百六十幅、木雕二百一十七幅,其中包括苏轼《前后赤壁赋》等珍贵作品。 为建立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张飞今天在当地老百姓还是神话般的人物。一些新船首航或货船远航之际,也要到庙前敬放鞭炮,求张飞保佑一帆风顺。张飞庙与长江沿岸众多的三国遗迹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国文化链条。 正在长江三峡兴建的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将淹没六百三十二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国为此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搬迁“张飞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十年前,中国在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库时,曾成功搬迁了保存有七百年前精美壁画的山西永乐宫。(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