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曾修过首都地铁的知名建筑企业,满怀信心地到新加坡投标地铁工程,不料想连门都进不去———不贯标的企业没有投标资格。在重庆,一个困难到发不出工资的建筑企业,经理咬紧牙关也要花钱搞贯标,他认定通过贯标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才是企业的振兴之路。不少民营企业家,非常重视贯标工作带给企业的实际效果,甚至要不要认证书都无所谓。 贯标,一个在中国只有8年历史的新词汇,给中国建筑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建设部总工程师、建筑管理司司长金德钧评价说:“我国自1993年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积极开展贯标工作,企业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随着ISO9000标准在我国的引入,进一步深化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企业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建设部1994年4月在14家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贯标试点工作,截止到2001年6月底,我国已有4500多家施工企业获得了认证证书,在各类行业名列第二位。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2000版ISO9000标准。获证企业已开始按照新版标准进行转换,一些未获证企业正在准备按照新版标准贯标。为了贯彻新版的要求,也为了努力消除“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与实际工作完全脱离”的“两张皮”现象,指导企业正确理解和贯彻2000版ISO9000标准,结合行业特点,真正发挥贯标的作用,建设部建筑管理司和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新版标准的应用指南———“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应用指南(GB/T19001-2000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篇)”,并于近日由建设部办公厅与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联合发布。 这本134页的《应用指南》用主编徐波———建设部建筑管理司副司长的话说,是“全行业管理智慧的结晶”,参与审议和审定的单位就有90多个。《应用指南》共分7个部分,它是“为了使施工企业更容易理解标准,对每个条款所作的择要说明。包括条文的含义以及贯彻该条款的普遍性要求”。它是“针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特点,对施工企业如何实现标准要求所提出的意见”。 8月27日,建设部建筑管理司组织召开了“建筑企业贯彻ISO9000-2000版标准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企业、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参加了这个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用指南》是行业多年来质量管理经验与国际管理标准很好结合的产物,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对有效解决体系运行的“两张皮”现象将起到积极作用。 代表对建筑业贯标8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当前咨询、认证时常存在的过分商业化、重形式轻实效、疏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咨询认证市场的管理,发挥国家认可委建设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有关建设行业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 主持会议的建设部建筑管理司副司长徐波指出:《应用指南》将作为认证内审员的主要教材之一,也将作为质量监督工程师培训的主要教材之一。各地要按照建设部和认可委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他强调:贯标要务求实效,已贯标的企业要实现向新版的转换有三年的时间,决不能一哄而上。建设部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制定措施,加强对建筑企业贯标工作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