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广州黄埔大道昨又塌陷“两头忙”赶赴现场施工抢修

2001-9-5 08: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99|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新快报讯黄埔大道又犯老毛病了———昨天上午8时,该路暨南大学门口至地下人行隧道间路段陷下一块,地面到处渗水,据称这又是“流沙”作怪。   据现场抢修人员估计,此次下陷的原因,与7月初人民日报华南分社 ...

  新快报讯黄埔大道又犯老毛病了———昨天上午8时,该路暨南大学门口至地下人行隧道间路段陷下一块,地面到处渗水,据称这又是“流沙”作怪。
  据现场抢修人员估计,此次下陷的原因,与7月初人民日报华南分社前路段下陷的原因一样,是因挖隧道使流沙涌入低处,致使附近地面下陷,并导致挡土桩将地底水管压爆。抢修人员还说,像这样因流沙或附近施工加速流沙流动而导致黄埔大道下水管爆裂的事故,他们至今已抢修了五六次。
  至昨天下午4时,抢修人员已利用赶来的“两头忙”(挖掘装载机)将可能发生水管爆裂处挖开了一个深达3米左右、面积达4平方米的工作平台,因爆裂水管是口径为500毫米的大水管,维修较为费时,抢修人员将连夜施工,争取今天内修好。受维修水管影响,石牌西、跑马场、翠湖山庄一带将停水。待水管修好后,将由市政维修处重新铺设路面,估计两天内该路段可恢复正常。
  黄埔大道没治了?有专家称该路地基不够深质量有问题黄埔大道今年内已发生了数次地面塌陷事故,事故原因似乎已有定论——流沙导致。早在今年2月发生第一起塌陷事故时,黄埔大道项目单位就曾解释,施工时就已发现该地段为流沙区,也为此做足了防护措施,但四处流动的流沙实在是防不胜防,因此只能请地质部门做地质勘测,看流沙活跃区集中在哪一块。但要将路面全部挖开检查又不大可能且耗资过大,目前只能是塌一处补一处。
  今年6月,当黄埔大道再次塌陷时,项目单位又称已开始对黄埔大道80米长路段进行灌浆工程,并称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但其后黄埔大道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塌陷,虽然原因有多种,但地底流沙始终是一大罪魁,市民不禁要问:难道这流沙真的就没治了吗?
  对此,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冀兆良认为,在沙上起建筑并非罕见,上海宝钢就是在沙滩上建设起来的。其实只要将地基挖得够深,流沙问题就应该能解决。他由此分析说,黄埔大道屡屡塌陷,除地基挖得不够深外,施工质量可能也有问题。
  记者易梅黄埔大道塌陷记(2001年)
  2月11日由东向西冼村路口塌陷。面积3平方米,深0.5米。
  6月14日由东向西冼村路段塌陷。面积10平方米,深1.5米。
  7月2日由东向西人民日报华南分社路段下陷,压断水管。面积2平方米。
  9月4日由东向西暨南大学至人行隧道间下陷,压断水管。面积30平方米。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