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2001-9-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48|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现场会上,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杰强调,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明确新世纪之初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

  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小城镇规划建设现场会上,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杰强调,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明确新世纪之初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马淑洁说,城镇是当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镇化进而实现城市化的过程,尤其是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现在,我们已经步入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党80周年讲话精神,实施黑龙江省“二次创业”战略方针,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性举措。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已经成熟。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确立城镇发展方向和目标,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分步实施,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谈到“十五”和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时,马淑洁指出,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党80周年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小城镇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精神,按照“五依三沿”和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全面实施小城镇建设网络工程,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在保持城镇化数量在全国领先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环境。总的发展目标是:“十五”期间和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0.8~1个百分点,分别达到56%和60%,保持在全国先进水平。逐步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县城和中心镇为纽带,带动一般建制镇和集镇共同发展,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到2005年全省要重点规划建成40个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镇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亿元以上的中心镇和一批特色各异的生态型小城镇,甩掉小城镇建设比较落后的帽子,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10年建成100个镇区人口达到4万人以上,镇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以上的中心镇。届时,全省将建成一场带动型、工矿服务型、乡企主导型、环境保护型、沿边开放型、旅游商贸型等不同类型的示范镇。
  马淑洁强调,按照21世纪城镇化发展方向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大力实施小城镇建设网络工程,通过抓村镇建设“双百千”和“康居工程”活动,以点带面地推动全省村镇建设有较大发展。今后5到10年,要使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关键在于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采取超常规措施全力加以推进。小城镇网络建设工程就是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采取的一项新举措,改变过去“点带动”,为“网带动”的推进方式。要加大力度,认真实施,使黑龙江省形成新一轮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热潮。
  “十五”期间,全省重点抓好40个试点镇,地市抓100个试点镇,县市抓1~2个试点镇,乡镇抓1~3个示范村。经过5年的时间,在全省率先建成一批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承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示范镇,在全省形成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示范小城镇网络。二、重点加快森工、农垦小城镇现代化的建设。
  一方面,森工、垦区规划占地面积占全省人口比重分别占全省小城镇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左右,他们的小城镇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全省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建国以来,随着林区和北荒开发,森工和农垦在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高起点规划建成了一批新兴的森工、农垦新城,对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抓好森工、农垦小城镇规划建设。三、搞好小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使黑龙江省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达到国家一流水准。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注意汲取大城市过密发展、超强开发、破坏环境的教训,任何项目的发展与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各种有价值的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确保资源不受破坏。要继续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逐步搞好城镇绿化建设,建立起以交通干道绿化为重点,绿地景观绿化和林牧湿地保护为主体,郊区环城绿带为屏障的城镇生态绿化综合整治,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小城镇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镇区环境和面貌,建设环境整洁的文明村镇。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