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在“2001.中国西部论坛”主题论坛上提出,“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抓好城市供水节水和污水处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城市燃气供热及建筑节能三个方面的工作。 傅雯娟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上。目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0-15个百分点。整体而言,东部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而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期。1998年至2000年,国家共安排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国债项目350个,总投资规模862.9亿元。1990年至2000年,西部地区人均拥有的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年均递增25.53%,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中部地区,也高于东部地区。 傅雯娟强调,近几年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要作用是偿还欠账、解决设施极度短缺的燃眉之急。“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城市建设必须在继续偿还欠账的同时,抓住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通过一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完善和功能的提升,增强引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和带动区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傅雯娟在讲话中提出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应着力做好三项工作: 首先,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大力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强西部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立足于当地自有水资源条件,基本解决西部地区缺水城镇的供水问题,保障城市经济发展正常的用水需求。积极开发适合西部地区地貌条件和气候特点的城镇雨、洪水收集利用系统;加大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的推广普及力度,提高西部城市用水效率;以实现污水资源化为方向,加快西部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步伐,西部所有设市城市,都应尽快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 其次,以绿化建设为重点,加强西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绿地布局上,加强城市周边地区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尽快形成完整的城市外围保护绿带,防范和减少风沙的侵袭和危害。要加强城市水源地的生态绿地建设和保护,努力增强水源涵养能力,遏制水土流失。在绿化建设的植物种植结构上,西部城市应优先考虑城市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兼顾景观效益,重点培育种植适宜西部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 第三,加快发展城市燃气和城市供热,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建筑节能,提高西部城镇居民居住生活质量。应加快对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门窗、墙体的节能改造和采暖系统技术改造,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热能利用效率,争取将目前的建筑能耗降低50%。特别要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利用新能源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和生活用能设施,扩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