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手中有了钱首先是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但是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不应忘记对农房进行抗震设防。以伽师1997年1月21日至1998年4月连续发生的7次M(S)6.3级以上地震为例,建筑工程灾害农村受灾最重。地震造成生土房屋倒塌208万平方米,100多所中小学近10万平方米的砖木、砖混结构遭到严重破坏。7次强震共死亡32人,伤112人,总经济损失96299万元,其中农村72612万元,县城23687万元,农村占总经济损失的69.93%。再以1999年3月15日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发生的M.5.4级地震为例,使新和、拜城两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地震造成三个县20个乡村受灾,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8867.98万元。地震后调查了解灾情时发现,灾区倒塌的房屋大多数是新建的,但由于农房建设时没有考虑抗震问题,以致造成如此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二、农房建设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今年阿克苏地区正在加大力度发展小城镇建设,共要编制23个乡镇200个乡村的村镇规划,村镇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但在村镇建设时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房屋工程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地震时房屋破坏和倒塌多。阿克苏地区位于南天山重点监视区,是地震多发区,地区八县一市均处于抗震设防区内,其中阿克苏、库车、乌什、温宿、柯坪和地震烈度为8度,新和、拜城阿瓦提为7度,沙雅为6度区。虽然国家建设部要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抗震防灾工作列入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管理问题及思想意识问题,阿克苏地区的抗震设防工作至今还没有延伸到农村。为做到“预防为主,平震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给农牧民财产带来损失,做好农牧民抗震设防工作十分重要。 目前,阿克苏地区农牧民建房积极性很高,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示范村,正在积极推广农村住宅建设。但由于农牧民抗震防灾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在建房时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干打垒、土坯房作法,结构型式单一,抗震性能差;有的虽采取砖木、砖混结构,但由于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没有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房屋结构整体性差。另外农牧民在建房时缺少统一规划,大多在自家自留地旁或在宅基地上建造,造成规划零乱布局不合理。 总的来说,农村建房时抗震设防存在问题一是无统一规划,随意乱建乱盖,村庄建设散而乱;二是在建房时没有专门的施工图纸设计,施工全凭经验,没有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房屋结构整体性差,抗震防灾意识淡薄,多数房屋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三是从事农房建设的施工队伍无资质、无技术、素质较低,有些连施工图纸都看不懂,缺少基本的建筑施工知识,施工质量差;四是建筑材料质量低劣,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 由于农村人口占有比例大,地域分布广,地震时受灾害严重,房屋倒塌和严重破坏大,遭受地震机率高,所以应加大对农房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提高村镇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 三、提高农村建房抗震设防的措施、 1、加强领导,宣传和普及抗震防灾知识,提高农牧民抗震防灾意识首先,应加强各级行政主管领导对农牧区抗震防灾意识,其次应将农牧区抗震防灾工作提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农房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加强管理使农牧区的抗震设防工作逐步转入管理规范化轨道。 其次,住宅抗震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农民不懂得如何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农牧民没有意识到地震灾害对他们的危险性,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抗震防灾意识淡薄。所以应在广大农牧民中宣传和普及抗震设防的基本常识,提高农牧民的抗震防灾意识,使他们在农房建设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采用好的结构形式,花少量的钱使新建房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只有农牧民懂得了抗震设防的利害关系,才能自觉维护和支持抗震设防工作。 第三、应对农村规划助理员传授必要的房屋抗震设防知识和施工技术知识,在村镇建设时可以协助规划部门、质监部门监督管理。 2、应把好村庄统一规划和农房建设选址关 村镇建设时应结合乡村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应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准建设,改变村庄建设时房屋随意乱建乱盖,村镇建设散而乱的布局,并考虑震后救灾和人员疏散,在农房建设时应使街道之间、房屋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并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掌握工程地质资料和地震活动资料,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和危险地段进行建设,把握好农房建设选址关。 3、精心组织,统一设计 农房在建设时应有施工图纸,并且设计的施工图纸应找具有设计资质证书的设计单位设计,设计的施工图纸应具有一定抗震设防能力。在实用经济、合理美观的基础上设计出既具有当地传统习惯又富有民族特色的农房供农牧民选用。 对土坯房、生木房屋应限制房屋的宽度和高度,窗洞大小要适当,并在房屋丁字接头、转角处设有一定的拉结措施,对木屋架、木檩条的选用和拉结应按国家规定标准要求。对砖混结构应按规范要求限制承重窗间墙的最小宽度、外墙近端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离、内墙阳角尺寸最小距离及女儿墙的最小高度;在房屋四大角设置构造柱、在屋顶下设置圈梁,门窗洞口处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在房屋的转角处、十字接头、丁字接头处设置拉结措施,并限制砂浆和砖的强度等级,使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2.5,砖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7.5.通过对施工图纸抗震设防,从而改善了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使农牧区住房结构的安全性有了保证,提高了农牧民建房的积极性。 4、加强对农村施工队伍和农村工匠的管理 在农房建设时对施工队伍的选用应严格,严禁无施工资质等级的施工队伍施工,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岗位培训,经过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施工技术,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由于农村匠只有操作能力而无技术知识,所以农村工匠也应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施工水平。 5、加大农村建房的监管力度,严把施工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限制材料的选用,凡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场地;并且管理人员应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加强对农村建房的监督管理。 四、结束语 西部大开发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阿克苏地区的村镇建设带来无限生机,而住房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镇建设和村镇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村镇建设能够促进村镇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设防”,只有在示范村率先建成一批抗震设防村才能带动其它乡村。从村镇规划入手,在建设中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在农镇建设的同时推动农房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农牧区住房的抗震性能,从而达到全面减轻农村灾害的目的,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