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专家忧虑大楼平移

2001-9-2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5|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大楼平移知多少   最近,辽宁省商业局的七层办公大楼被15部千斤顶平移了10米。   据报道,这项大楼平移工程创造了几项国内之最。   建筑物平移技术在我国已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 ...

  大楼平移知多少
  最近,辽宁省商业局的七层办公大楼被15部千斤顶平移了10米。
  据报道,这项大楼平移工程创造了几项国内之最。
  建筑物平移技术在我国已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而大规模的应用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近年越来越频繁。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平移了400多座建筑物。除一般的建筑物外,建筑物平移技术也运用到文物、大桥、工业建筑等方面,这表明我国对各种建筑物的平移,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技术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
  据报道,近期广州将对有300年历史的古建筑锦纶会馆进行整体平移。据称,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古建筑进行整体平移。这座具有近300年历史的会馆,建于清代雍正元年,集中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是广州市惟一幸存的会馆。孙中山先生曾经批示永远保留锦纶会馆。锦纶会馆历经近300年的风雨,如今虽结构基本完好,但会馆的墙体是岭南特色的“空斗墙”。专家们形容会馆就像一块随时都可能散架的“水豆腐”。锦纶会馆如果移动成功,在我国建筑物平移史上将创造一项新纪录。
  今年8月,位于北京的燕化大型水塔整体平移成功。该塔高50米,直径11米,重736吨,平移距离为13.21米。这在我国大型整体平移史上又创下了第一。
  今年4月,成都石羊场三环路又上演了一个平移“奇迹”,一架自重达9000吨的公路地道桥整体移动23米,“镶嵌”入被挖空的成昆铁路路基下面,使汽车能顺利地在成昆铁路线下自由穿梭。据介绍,西南地区也有不少的地道桥工程,但这座桥无论是桥体的跨度、规模、自重和施工难度在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成昆线停运一分钟,损失就将高达10多万元。因此,要将重达9000吨的超长公路地道桥安全平移“嵌入”挖空的铁道线下,其工程难度和风险自然非同凡响。
  对建筑物的移动不仅在城市也滑向乡村。据报道,江苏省通州市海晏镇同兴村2组农民胡振东的总面积近200平方米、500吨重的两层楼房被整体移动了50米。
  早在1937年,前苏联就成功地平移过三栋楼房。国外使用这项技术,主要是对那些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建筑物进行平移,其主要目的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
  而在我国,使建筑物如此频繁移动的驱动力主要是经济因素。据专家介绍,平移一幢大楼的费用仅相当于重建一幢大楼的1/3.
  然而,如此多的建筑物平移,是否能让人们放心。记者带着诸多疑问采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专家高级工程师关建光和陈瑜教授。
  建筑物平移须慎重
  建筑物的平移,是建筑物移位中的一种。建筑物的移位是指将整栋建筑物,不包括基础,从原址移至新址。它包括纵、横向平移、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据两位专家介绍,在我国,建筑物移位技术早已使用,但是,迄今为止,我国还未把建筑物移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数量上看,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不说明我们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实际上,对于建筑物平移,工程师们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平移本身已经不是难题,真正复杂的是平移过程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计算,这对于平移后的建筑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建光说,建筑物的平移无外乎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现有的建筑物占了红线;第二种是建筑物所在位置要被开发;第三种是建筑物所占用地属于规划用地范围,而此建筑物又不属于规划范围内建筑。
  以上三种情况是建筑物平移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关于建筑物的移位与转动工程,长期以来没有规范的指导,完全凭借技术人员的经验摸索,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建筑物移位工程,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程,要求通过平移或转动,不仅使移位后的建筑物能满足规划、市政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还不能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损坏,应当尽量给予加固。另外,在移位过程中还要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同时还要降低工程造价。
  我国平移建筑物的技术有两点创新之处,其中一项是在移动过程中使建筑物原地转动90度,这项技术可以算是创新。在转动之前需要工程师们经过严格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运用一系列复杂的公式。
  另外一项比较领先的技术是“托盘”式构思,所谓“托盘”式构思就是将特制的托盘放置在被平移的建筑物底部。上海外滩天文台的平移工程,就是用托盘工艺将天文台从原处整体位移到离原地24.2米位置,由于这次位移圆满成功,传媒称之为“华夏第一移”。
  据结构专家陈瑜教授介绍,建筑物的移位在国外其技术较为成熟。
  如美国国家剧院的移位工程,在平移过程中,施工现场外侧的道路上,车辆照常通行。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外平移建筑物主要是从建筑物本身所包蕴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考虑,经济也是一方面。从数量上我国确实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资料上还没有关于国内外平移技术的比较研究,所以我们还不能说谁的技术更领先一些。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建筑物平移在我国似有争先恐后之势,面对这样的情况,两位专家深感不安。据两位专家介绍,判断一座建筑物平移是否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对平移后的建筑物至少进行三年的连续监测,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有裂缝,说明平移并不成功。其次建筑物平移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任何一座建筑物都能平移,它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另外对于实施平移的机构应有严格具体的要求,两位专家还希望国家能尽早将平移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其尽快规范化、法制化。对于那些受经济利益驱使,只图眼前利益,而对平移后的建筑物不负责的施工单位或个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此看来,建筑物平移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我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盲目地追求数量是不可取的。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