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0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花园厅,召开了新世纪北京人居发展及住宅设计论坛。 论坛邀请了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学会秘书长周畅、原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设计大师胡绍学,德国著名建筑师奥托。施泰德勒,现代文学艺术馆馆长、著名作家舒乙等重量级权威人士参加了论坛。 住宅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改革开放20年中住宅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发展,虽然我国住宅建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很大的进步,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北京的住宅设计为例,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经数代,使北京的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底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的改变,原来的体系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的要求。于是新的住宅设计应运而生,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的学术观点,各种的学术流派在住宅设计中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建筑师们创造出了一批优秀的住宅作品。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得不平衡,个别开发商只顾目前的经济利益,加之舆论导向的原因,给建筑师的创作带来了阻碍,有些建筑师一味迎合业主,其设计作品也给建筑业留下了遗憾,本次召开这个研讨会目的是对北京出现的问题,研究探讨北京住宅的发展趋势,针对已经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找出对策,使北京的住宅设计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能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1997年,长安街上还没有太多的高档外销公寓,复兴路上建起的“嘉德公寓”在当时的西长安街延长线上,首披醉红色外观,立面设计很雅致,纵线错落有章法,庞大的单体楼面毫不呆板,疏密有秩,节奏的美体现得恰如其分。 此外,主体建筑退离规划红线,将复兴路延展出一块大幅的进深宽间,这退一步而显现的海阔天空,令纵阔的北向窗景里有了连绵起伏的西山和京北壮观的天际线,不可否认,它确实显得很美。必竟为具有传流建筑色彩的北京引进了一些现代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胡教授是怎样看待这种西式建筑风格的? 胡绍学:我国包括世界的建筑风格都应该多元化,应显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势吗!其实风格没有高下之分,黑格尔说过:“现实的不是合理的”。在北京,在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不管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只要它们存在,就有它们自身的价值。 其次当前建筑界有一些提法和争论:如“绿色小区”、“以人为本”、“景观的单一化”,“建筑CBD——高层与低层争论”等等,有争论是很好的事情,但要注意导向问题。 建筑师设计的房子给谁住,开发商都要盖别墅区吗?我不赞成北京一些地段变成富人区。如旧城改建问题,不能全部交给开发商去做。当然开发商也有苦衷,他们在追求容积率(换言之利润时),会使方方面面产生怨言。 北京的人居状况如何发展?是保持古都风貌如北京的历史传统建筑的四合院?还是发展一些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众所周知,小胡同、四合院的居住环境太差了,污水横流等,每院一般住着18-20户居民,由此可见,人们是需要现代的居住环境的。周畅秘书长针对当前建筑界的情况,做了很有见地的发言。 周畅:建筑界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如遍吹欧洲风,似乎建筑做传统的东西档次就上不去,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朴素的建筑形式创造现代化人居环境,新名词、新术语到处刮,要有正确的引导。不要只提“以人为本”,人生活在环境里,资源就很重要,应该也提倡环境为本吗! 记者:您如何看待商品房的细部设计问题? 周畅:居民买了一所商品房从外观到内装修上没一年消停不了,现在的房地产开发还停在一张皮上,开发商还没有完整的作品意识。当然,这其中有历史的因素,因为许多人还处在没有房子住这个水平上,但是建筑师是应该有发展的眼光,应该追求一种建筑风格,其次在住宅的装修上要显现出个性化服务。国内的装修材料市场基本成熟了,建筑师可以为室内装修提供菜单式的服务:有简约的,有繁琐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等;吊顶、墙、浴室的不同设计方案等,有足够的灵活性,让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房子。此外要积极使用新材料如钢材,研究钢结构的住宅体系。 记者:宋春华理事长,德国建筑大师奥托的设计精品“北京。印象”是这次论坛讨论的热点,您如何评价这个方案? 宋春华:评价一个方案应该有深度。如吴良镛先生的菊儿胡同获联合国人居奖,但是下一步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奥托先生的方案首先是创新、它用在了现代人居环境的开发上,他敏感地抓住了四合院这个题材,相比之下,我们国内建筑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够,这个方案的优点是: 1、完整的构思即围合,四合院的本身就是“围合”,奥托先生在国外获奖的方案中几乎都用了“围合”。 2、这个方案是一个整体,舒乙先生形容能看出“之”字结构,象“龙”样。它运用了层次的空间组合,呈闭合,半开敝的布局。用了跳动的色彩:红、黄、蓝。这样就新颖,有时代感。 3、此方案为板式,有比较好的通风,基本是南北向,缺点在于走廊过长,每层的电梯只供两户使用有些浪费。 我建议建筑师们:理念和创意是一个方案的灵魂,要把握住一个城市的文化的内涵,要有“文脉”,不要俗不可耐,不要光怪陆离。要靠实践来证明一个方案的永久魅力! 商品房的发展应剔除其价格中的不合理因素,设计师要剔除无效空间,挤出1平方米,就能省几千元钱,大厅的户型不实用,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还没有到摆富的程度,商品房的发展应以中小户型为主体,我国人均是20平方米,美国人均现在才不过60平方米。我们主张低物质(消耗,耗材)、低价位、高舒适度,要过精打细算的日子。 众多专家的发言,使记者和与会的许多人士意识到一个社区,一个楼盘,除完成了承载人类本能的一部分功能外,还肩负着传承文化、延续审美、完美环境、改进生成的使命,好的社区、好的楼盘能够有机地带来建筑技术和人居科学的新突破,提升和促进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进程。建筑师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重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并坚定不移地付出,自然也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