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建筑中心联盟(UICB)2001年大会近日在京隆重闭幕,本次大会不仅使世界各国同行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而且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别国的经验,清晰地认清了我国住宅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在大会即将闭幕之际,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俄罗斯联盟建筑与市政工程委员会副主席、UICB主席拉莉莎。巴丽诺娃女士。 拉莉莎女士认为,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期。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同时,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以及吸收和消化世界一切优秀建筑成果后,中国房地产业正日益呈现国际化的特点,正日益与国际最先进的开发理念、开发思想接轨,正日益融入并成为世界建筑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拉莉莎告诉记者,UICB将2001年年会选在中国举行,这是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必将为新世纪的中国房地产业注入强有力的动力。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楼市同股市一样,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兴衰的“晴雨表”。楼市兴旺,则国家经济强盛。因此,由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快速、楼市日益繁荣的国家承办这届国际性的建筑盛会,是时势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拉莉莎女士说,1999年中国的住宅建设是20亿平方米,在2001年将达到112亿平方米。当然,这对中国来说并不算很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这是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中国有着一个良性的建筑市场,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建立了非常好的价格体制,针对富裕、不富裕的阶层采取不同的方式,为不富裕的阶层提供相应的金融政策,对推动市场的发展、稳定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其中,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希望与中国建立一些有影响力的合资企业。 拉莉莎女士介绍,俄罗斯个人住房建设近几年不断增长,个人住房市场正在随着政府所批土地数量和面积的增加,购买土地的各种限制的消除而稳步上升。同时,随着个人住房市场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的建筑材料的有效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如今俄罗斯高质量建筑材料的生产还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拉莉莎来京除了参加一年一度的UICB盛会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寻找与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据拉莉莎分析,根据俄罗斯的地理、经济等实际情况,远东地区与中国合作的前景非常好。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根据本报社长、总编栗文忠先生的意思,代表他本人向拉莉莎女士赠阅《中国房地产报》。拉莉莎女士让记者转达她的谢意,并诙谐地说:“看来,这次回俄罗斯我还需要请一位中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