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机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三峡库区经济而决定兴建的一个支线机场,总投资3.7亿元。在同类型的机场中,万州机场属投资较少,预算并不宽松的项目。但这个两年前动工的机场目前已工程过半,不仅没有追加投资,反而节约了3000多万元。按工程进度推算,还可以提前半年峻工。 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案例。西部大开发,迎来了大建基础设施的高潮。修桥、修路、建机场码头,这些项目都有资金量大,不确定因素多,概预算与决算差距大的特点,对这类工程,工程管理应该突出什么?万州机场建设公司总经理李玉堂告诉记者,质量工期估然应该重视,资金管理也不能忽视,“关健是要精打细算”。 在机场工地,流传着一个“一个字换来两千万”的故事。土石方是机场建设中的大项,在计算方量时,许多施工单位都按填方量计算,但在即将签定的合同上,万州机场甲方法人把“填方”改成了“挖方”,这一字之改,就节约了两千多万元。原来,填方量由于是松散碾压,一般要高出挖方量许多,计算方量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挤掉这些膨胀的东西,万州机场的场坪土石方工程包括挖、填、碾压、运每立方米价格控制在了15.76元这个难得的低线上。 细算工程量是万州机场建设成本能得以控制的重要原因。在机场公司,新增工程量的审批权力被上收到总经理一支笔,对每一笔报来的新增项目,总经理都亲自到现场踏勘,卡住了许多不应有的追加项目。场坪施工预算为1.4亿元,在验方时,验收人员严格验收,最后支付的金额是1.35亿元。 帐不仅算得细,而且要算得精。设计是控制成本的源头,从设计上下功夫,也是万州机场控制成本的法宝。李玉堂告诉记者,原设计万州机场供水从长江中取水,得分四级抽水。机场公司的人员踏遍周围的山山水水,最后选择了附近一个水库做为取水处。这一改动,使原概算423万元的水厂项目,只花了100万元就建成了。原有的跑道护坡,设计的是三维植被网保护,机场公司经过多方论证,改成直接种草,又节约了1000多万元。 李玉堂认为,精打细算只是一种方法,要真正做到控制建设成本,还须两个重要的前题:一是规范的招标;二是廉洁自律。 万州区区长张元铸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倾斜,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这种机遇,不能只热衷于做花大钱的规划和跑项目伸手要资金。西部大开发不是西部大花钱,应该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张元铸告诉记者,按原来的设计,万州机场跑道总长2400米,宽40米,只能起降“波音737”。考虑到未来万州的交通枢纽和三峡旅游口岸地位,他们决定把跑道加宽到60米,并留下跑道延伸的空间,以便将来稍加改造就可以起降更大型的客机。这样做,将增加1千万元的投入。钱从那里来?机场建设指挥部没有向有关部门伸手要求追加投资,而是精心筹划,反复论证,最后采用了把机场的标志性建筑候机楼调整成分步建设,前期工程从简的办法,从6000万元的投资中压缩出了加宽跑道的资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