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引黄”工程“订单水”巧解淄博水危机

2001-10-22 08: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0|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历经10年也没有完成的引黄济淄工程,由于采用市场化运作,仅用了11个月就建成通水。近日,饱受缺水之苦的淄博市区居民喝上了黄河水。   淄博是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35立方米。缺水最严重的时候,淄 ...

  历经10年也没有完成的引黄济淄工程,由于采用市场化运作,仅用了11个月就建成通水。近日,饱受缺水之苦的淄博市区居民喝上了黄河水。
  淄博是严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35立方米。缺水最严重的时候,淄博市人均月供水量只有1.5立方米。引黄河水成为淄博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惟一有效途径。1989年,淄博市举全市之力,开始建设引黄济淄工程。由于地界纠纷和8亿元资金不到位,1993年,这项政府工程被迫停工。
  去年10月份,引黄济淄工程复工建设。复工后,引黄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据淄博市引黄供水管理局副局长王能敦介绍,属于市政府直管的引黄供水管理局划归市水利局管理,并且组建了引黄供水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的融资、建设和管理。
  引黄供水有限公司首先与水源地高青县签订了每天30万立方米的买水合同,再分别与用水大户齐鲁石化公司、市自来水公司签订了供水合同。有了市场的“订单”,复工需要的启动资金1.5亿元很快落实。买水的齐鲁石化公司,看到供水公司的良好前景,反过来投资入股供水公司;为工程征地而头疼的高青县政府,不用供水公司拿钱,就自己投资建设了引黄水库。
  今年9月28日,重新开工11个月后,引黄济淄工程竣工通水。该市引黄供水公司每年供给淄博市“合同水”1亿立方米,基本解决了该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省水利厅水资源办负责人说,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比较好地解决了资金还贷和水量认购问题,值得我省其他调水工程借鉴。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