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西部向有“中华水塔”之称,但同时又十分缺水。解决水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战略意义。如何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较落后。据1998年资料统计,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8.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人均值的64.8%,除新疆自治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6361.3元/人)相当外,其他11个省、市、自治区均远低于全国平均值。西部又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地区,也是全国贫困县最集中分布地区。因此,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力发展经济,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推动那里老、少、边山区人民脱贫至富,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和国家安全,都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部的“瓶颈”在于水资源提供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开发来解决。如石油、盐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淡水;还有电站本身的开发运行也需要大量用水,这就势必与附近农田、城市等方面用水需求产生矛盾。在一些山区,沙漠或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如此等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当地不同的情况,分别加以解决。还有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其防治工作也要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西部现在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很低。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目前,我国西部已建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仅占可开发水能资源量的5%左右,而世界各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20%左右。一些发达国家的开发利用率甚至90%。由此可见,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还是十分巨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解决西北、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些地区也要大力节水。在这方面,一些地方总结出成功的节水经验,值得推广。如搞井渠结合,井灌并排,可以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即解决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又有效地解决了土地盐渍化问题;等等。在西部,保护好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就是保护绿色和生命。 水能资源的优势在于它是最清洁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与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不同,其后者只能是越开发越少,直至枯竭。因此,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总上是优先开发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其后才发展火电(由燃煤到燃油、燃气发电)为主,适度发展核电等。 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以往发展火电的势头一直很猛,总认为搞水电的建设投资大、单位千瓦投资高、施工周期长等。这种看法在很长时间大大地影响了水电的发展速度。殊不知在计算火电的建设投资时,往往只计算电厂及输变电设备,而煤矿、铁路的建设的投资另有出处。尽管这样,以本人多年考察研究,我国西部地区水电的千瓦投资一般要小于火电,这与我国东部不同。以四川1985年已投入运行的水、火电站相比,7座大、中型水电站平均每千瓦投资1000.69元,而同期建成的6座大、中型火电厂,仅电厂单项每千瓦投资637.25元,再计算煤矿建设和煤炭运输的相应分摊投资632.60元,则火电每千瓦综合投资需要1269.85元,这里还没有计算火电厂因燃煤而附加的环保设备投资,该项投资约占火电厂投资的30%左右。 必须指出,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煤炭含硫量及灰分一般较高,大量燃煤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西南地区多逆温层出现,环境污染会更加加剧。目前,由于大量燃煤,已造成我国不少城市、工矿区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可吸入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严重超标,酸雨范围不断扩大,且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大,降水的PH值正趋下降之势(即降水的酸度更大)。 此外,水电的发电成本低廉,仅是燃煤火电的1/4左右。现在有的地区用水电养火电,大力开发西部的水能资源,当开发到可开发水能资源的一半时,其水电的年发电量约7839亿度。粗略估算,火电燃煤按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每度电消耗320克标准煤,届时西部水电每年可替代标准燃煤2.51亿吨,约合原煤3.5亿吨,相当于我国原煤年生产量的28%。如此,开发西部水能资源,将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和合理布局,实现“西电东送”,缓解“北煤南运”的压力。同时,通过调水调电,可以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需求,如交通、通讯、工农业、旅游、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就业和税收的增长,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西部的大型调水和调电项目,在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前期工作,其工作量巨大,国家应有必要的投入,否则专家们开展工作很困难。如三峡的前期工作,就搞了几十年。此外,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制定向西部倾斜政策,多渠道吸引资金、技术以及优秀人才等进入西部,西部大开发事业才会更加兴旺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