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施工 查看内容

广州斥资百亿再造南沙

2001-10-2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8|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南方日报报道昨天上午,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在广州首场“对外新闻发布会”   上透露:未来两三年,广州将再出大手笔,在建设“不老广州”的同时,沿珠江口重点向南拓展,全面打造番禺南沙新区。林树森说:“我们 ...

  南方日报报道昨天上午,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在广州首场“对外新闻发布会”
  上透露:未来两三年,广州将再出大手笔,在建设“不老广州”的同时,沿珠江口重点向南拓展,全面打造番禺南沙新区。林树森说:“我们要使南沙这一块在经济总量上等于一个新广州”,这样就有“两个新广州”。
  建设三大基地形成三大组团
  结合广州“北优南拓、东进西联”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林树森说,南沙开发是实施广州城市南拓的重要步骤,其基本构想是:充分利用南沙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水岸线,以原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形成南临伶仃洋、北至黄阁镇的大南沙开发范围,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南沙地区开发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基础设施配套、自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建设三大基地:
  1.充分利用南沙地区的深水岸线资源,建设广州港南沙作业区及与港口配套的港口服务设施、仓储服务业、保税加工业,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基地。
  2.作为老城区重化工业的转移基地,建设包括石化、钢铁、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为主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基地。
  3.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大力发展以资讯产业为重点的高科技工业,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在地域布局上,考虑重点开发三大组团:
  1.黄阁组团。以小虎岛石化码头、沙仔岛造船工业为基础,重点发展化工、造船、原材料等大型基础性工业,形成黄阁临海工业区。
  2.南沙组团。以南沙资讯科技园为基础,规划建设“粤港资讯产业园”,形成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和资讯产品、研发中心及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并发展信息资讯产业及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加工业。同时,结合南沙新城区的建设,在该地大力发展各类现代服务业,把该组团建设成为大南沙地区的生活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
  3.鸡抱沙和龙穴岛组团。利用处于珠江出海口优越地理位置和深水岸线条件,规划建设广州港南沙作业区,结合港口发展临港保税加工业、仓储运输业和现代物流业。
  建成广州未来新城市
  林树森强调,按照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州城市将沿珠江口重点向南拓展,形成“山、城、田、海”的生态城市架构。南部组团的发展在广州总体发展战略中具有核心地位。南沙一带将建设成为广州未来新城市重要组团之一。
  林树森说,从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来看,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是广州实现由沿江城市向现代化滨海新城转变的希望所在。
  据介绍,南沙的开发建设将进行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投资,投入资金将达到上百亿元,南沙新区即将成为广州新的投资热土。大量的资金投入将直接带动经济的发展;南沙新区的产业发展范围将包括港口及港口工业,资讯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石化等原材料基础工业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广州的现代工业体系,促进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产业层次;此外,南沙资讯产业园、石化工业等产业园区的开发成功,将直接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林树森点评南沙
  五大国际机场环绕
  昨天,林树森甫一开口,就掩不住满脸的喜悦,大赞南沙优越的地理位置:扼珠江虎门水道西岸咽喉,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以南沙为圆心,60公里的半径之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大国际机场,14个主要城市、420个镇区。
  处于珠三角核心位置
  林树森说,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国际上,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周围产业云集,二、三产业发达,已经步入世界新兴发达地区的行列,拥有2000多万较高消费潜力的人口。作为珠江三角洲核心位置的南沙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和港澳地区交通运输枢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对外沟通联系的交通枢纽以及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心,将进一步巩固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广州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吸引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林树森介绍,南沙的开发从1993年就开始了,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率先与番禺合作开发南沙东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美国通用、德国巴斯夫等企业也先后落户南沙。目前,共引进“三资”项目249个,投资总额15.59亿美元,其中超千万美元的项目就有40多个,形成了塑料、化工、电子、食品加工、船舶制造等工业门类。其中拥有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2个,拥有国内领先的项目4个。
  摘掉“西伯利亚”帽子
  林树森欣喜地说,2000年与1992年相比,南沙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8亿元上升到15.1亿元,增长7.3倍,彻底摘掉了以前“番禺西伯利亚”的旧帽子。
  南沙:全国优秀开发区50强
  南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的西岸,具有毗邻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等优势。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南沙经济开发区;1996年7月23日,国务院批准南沙开发区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997年11月20日,国家批准在南沙开发区设立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试配套(南沙)基地;同年,南沙开发区又跻身于全国投资环境优秀开发区50强行列。
  ■知多点
  南沙与“南拓”
  开发南沙可以说是广州“南拓”的重头戏。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林树森市长从六方面论证了广州为何要“向南走”:
  一、广州老城区面积太小,局限大。林树森说,广州原来的八城区(不含番禺、花都)面积仅1443平方公里,作为一个省城,实在太小,不仅与京、津、沪、渝等直辖市无法相比,与武汉、沈阳、烟台、大连、长春等传统城市相比也小得多;而且广州的北部以喀斯特地形为主,多溶洞,不宜于大开发。
  二、现有的广州港虽然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超亿吨级的大港,但毕竟是内河港,必须经过一段内河航道方可入海,广州要拥有大海港,作为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南沙是不二之选。
  三、南沙开发有助于增加广州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好地发展临海工业区。
  四、广州目前有正规大专院校30多所,在校学生约20万,未来广州要建设面积达30万—40万平方公里、可容纳40万—50万学生的大学园区,必须向南寻找、开发合适的地区。
  五、番禺的加入使广州由河港城市变成海港城市,老城区要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建设高标准的新区就必须往南走。
  六、南沙开发将使广州在经济上多一个增长区,而在城市版图上多一个新区。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