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沪上不断传来新的合资物业公司成立的消息,以此打造新世纪物业管理的“航空母舰”,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房物业公司与新加坡新工企业集团合资成立了星翔物业公司,引进外方管理高档写字楼和公共物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重点进军上海的高档写字楼市场。 面对这种形势,有人喊,WTO近了,“狼”来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外资进入物业管理市场不是新生事物:上海的物业管理自它诞生的第一天起,这扇大门就向外资敞开着,上海的第一家物业公司就是合资成立的。此后,许多高档物业,特别是涉外楼盘,都走过一条委托外资或中外合资、合作或顾问管理的道路,当前的“合资潮”,充其量不过是物业管理市场的第二次“入世”罢了。但是,业内权威人士说,这轮的“合资热”与物业管理初始阶段的合资有本质的区别:当时中国的物业管理刚起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引进外资更多的是为了促销楼盘;而当前的合资则是更高层次的“引进”。面对WOT的日益走近,大多数没有合资的物业公司也不敢怠慢,忙着整合资源,以求集中优势兵力占领市场;有的物业公司自己主动与世界“接轨”,自我加压,引入世界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目前,上海通过ISO9000版和2000版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物业管理企业有六七十家,陆家嘴物业公司一下子就通过了三项国际认证体系的认证。不管以哪种方式应对“入世”,竞争结果都会为大家提供一个“质优价廉”物业管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