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2日电(记者胡梅娟陈国安)题:西部企业“隐性成本”知多少——感受西部开发投资环境.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管理费用和人员工资等项目,自然构成企业的成本,然而除了这些明明白白的帐面支出之外,西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企业核算中出现“隐性成本”一项,且数额不少。 东部一家大型商业集团兰州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尽管市政府明文规定,各类执法部门一年中对外来企业检查的次数不得超过6次,但实际上,她所在的企业每年应付的各种检查不少于60次。许多执法部门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时常会拿文件和证件来,最多的一天她接待了5个团。这位主任说,这些部门来检查,几乎不为企业考虑,检查白酒质量,不是抽查几瓶,而是一拉就是几大箱;检查传真机等通讯设备时,除要求企业上交2000元的检验费外,顺手牵羊拿走了5部电话机,这都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检查团一来,企业就得用好烟、好酒、好饭菜招待,有时还要送礼品。更有甚者,晚上还要应个别执法人员之要求去“潇洒”。一些费用支出,在财务处理上,根本没有相应的会计科目,企业帐目无法处理,只能算作“隐性成本”,这一比例最高时占到企业成本总支出的30%左右。 这位主任诉苦道,让一些执法人员吃上、喝上并拿上,企业也咬牙认了,关键是企业没有太多的时间应付检查。往往是检查只用10分钟,等候检查加上陪吃喝却要用3个多小时,并且还得要有经理、办公室主任等有级别的人来作陪。这些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也理所应当算作企业的“隐性成本”,而且这种费用,已多得没法算。 西安庆安制冷设备公司总经理尚勇告诉记者,投资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这一环境下,能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作为公司“婆婆”的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成立10年来比较“干净”,基本没有向企业“乱伸手”,这就为企业节约了资金费用,为企业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使他们有精力全心应对市场。在管委会的规范管理下,西安高新区才会有成立10年,经济实力年均增速达70%的良好业绩。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乾生告诫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是没有地区界线的,到哪里都可以投资。营造投资环境,政府一定要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替企业着想,就是为政府着想。(完) |